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法治建设历史党课,供大家参考。
中国法治建设历史党课
小组专题总结
—中国法治的现在与未来 建设工程学院八班
许成康 631208146 我们小组之所以承担这个专题, 是看到了中国近年来法治建设虽取得重大进展但社会某些现象仍折射出法治的不健全一面, 各种案件层出不穷。
希望借助我们的探索, 我们对中国的法治建设提出哪怕一丁点的批评和建议。中国法制建设,任重而道远, 作为中国广大公民的一员, 我们渴求, 我们希望。
根据资料, 同时加入自己的见解, 这篇总结, 或许还是片面激进, 希望老师能够谅解。
中国法治现状的评价 目前国内主流媒体和法学界、 法律界对于中国法治状况的评价, 大致有如下四种观点:
一是认为近年法治状况好得很; 二是认为近年法治建设是“进一步、退两步” , 远不如往昔; 三是认为近年法治建设明显倒退, 主要表现是司法改革倒退, 法治状况令人堪忧; 四是认为目前中国法治建设处在一个十字路口, 何去何从, 目标不明, 需要尽快研究定夺。
所谓专家看法却是百花齐放, 统一看法还是需要权衡各方利益。
“知屋漏者在宇下” , 在民间, 则出现了以下调侃式的描述 :
三大基本法—领导的看法、 领导的想法、 领导的说法 ; 三个诉讼规则——大案讲政治、 中案讲影响、 小案讲法律; 三个法律效力原则——宪法服从国外看法、 法律服从内部规定、 内部规定服从领导决定 ; 法治基本状况——严格立法、 普遍违法、 选择执法; 执法依据原则—百分之十人大通过、 百分之九十高院释法。
民间段子或许空穴来风, 但风从何起, 总归还是可以追根溯源的, 倒不可一耙子打死。
而党的十八大对近年法治建设做出了以下评价:“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成绩显著 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取得新进展。
”
前途是光明的, 道路是曲折的, 毋庸置疑, 十八大的评价虽肯定了法治建设的成就, 但中国法治目前还面临着很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直视和面对, 等待着党和国家去解决 中国法治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是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 领导干部中的人治现象、 公民中的非法治现象、 社会上轻视和无视法治的现象, 在有些地方、 部门、 领域和群体中有所抬头和蔓延。
这也是根深蒂固的老观念问题,但所有的观念都可以通过规矩和法律潜移默化的改变。
二是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要求, 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实际上被统一于党委的“一把手” , 法治被“人治” 所弱化, 依法治国从党领导人民实行的“治国基本方略” , 演变为某些地方和部门“维稳” 以及发展经济的工具。
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有待不断完善, 立法质量需要不断提高。
立法中存在的部门利益、 特殊群体利益问题, 部门立法争权夺利问题依然存在。
国家立法部门化、 部门权力利益化、 部门利益合法化的现象仍未消除, 一些明显带有部门或集团利益痕迹的立法, 把畸形的利益格局或权力关系合法化, 行政部门借立法扩权卸责、 立法不公等从制度设计的基础上影响了社会主义法治的权威和法律的实施。
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 中国法治建设的主要矛盾, 是宪法和法律实施的问题, 主要表现为普遍存在的有法不依、 执法不严、 违法不究, 许多法律形同虚设。
地方保护主义、 部门保护主义和执行难的问题时有发生; 法治缺乏权威, 司法缺乏公信力; 公民“信权不信法” , “信访不信法” , “信关系不信法” , “小闹小解决, 大闹大解决, 不闹不解决” 等问题。
加强法治教育,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仍是一项艰巨任务。
五是政府多头执法、 多层执法和不执法、 乱执法问题; 有令不行、 有禁不止、行政不作为、 失职渎职、 违法行政等行为; 少数执法人员知法犯法、 执法寻租、贪赃枉法甚至充当“黑恶势力” 的保护伞; 出现了一些不正确的执法倾向, 如钓鱼执法、 寻租性执法、 非文明执法、 限制性执法、 选择性执法、 运动式执法、 疲软式执法、 滞后性执法等等; 粗暴执法激发冲突, 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或极端恶性事件, 突出表现在征地拆迁领域。
六是司法改革轰轰烈烈, 解决了办公条件、 经费、 人员编制以及一些长期制约法院、 检察院建设和发展的体制机制等老大难问题, 基本上实现了各个阶段司法改革方案预设的目标, 但司法独立、 司法公正、 司法权威、 司法效率、 司法公信力和干预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行使职权等深层次问题依然存在。
这些挑战, 看似与我们无关, 可有时我们的权利与利益就在无声无息中暗淡,我们每个公民都不是一个孤岛, 我们共同的血液浇筑成中华民族。
当我们无视,当我们不在乎, 或许, 下一个受害者就是我们自己。
或者我们早已蒙受了损害,只是我们不知道罢了。
那未来, 究竟我们需要怎样的法律, 中国法治需要怎样的发展呢?
中国法治的未来发展
1. 高度重视法治建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领导是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必须进一步加强执政党对法治建设的重视、 领导和支持。
这是总方针, 也是我们必须坚持的, 但绝不能只是某些场合的冠冕堂皇之话。
2. 充分发挥法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所用,幼有所长, 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这是先贤向往的大同社会, 也是我们努力建设的小康社会, 而这必须是一个法治社会。
3. 继续推进民主立法、 科学立法, 不断完善法律体系。
很明显, 从形形色色的纠纷、 案件可见, 我们的法律还有臻完善。
4. 切实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
有法必依, 那就别把法律条文束之高阁, 那就把它实实在在地运用到社会。
5.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依法行政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 是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方面。
6. 继续深化司法体制改革, 保证司法独立, 实现公正司法。
从今年李某某案件大众也认识到司法也不容忽视, 这是法律案件的关键。
7.
进一步加强人权的法治保障。
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 到 2020 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 要实现“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 的目标。
无论是居民还是农民, 土豪还是土鳖, 人权都须尊重和保障。
8.
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护权” 。
通过法治对党权、 政权和民权的充分保障, 实现坚持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这个今年习主席挺下功夫的, 希望能够坚持下去。
“知足常乐, 知不足而后进” , 诚然和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建设取得长足进展(当然我们不必奢求和美国等发达国家比,毕竟国家发展不一样, 再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 但无可忽视的是近年来的法治建设却不容乐观。
私人之见, 这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弊端之一, 可整个世界都忙着追求经济和利益, 我们又能去指责谁? 当官的若追逐利益, 则会损害老百姓的利益来填补自己的欲望深壑; 制法者若只偏向少数人利益, 则难免侵蚀多数人利益; 执法者若以利当道, 则难免徇私枉法, 令铁面无私成为笑柄……天下熙熙攘攘, 皆为利来往。
但所有的制法者和执法者以及所有的官员, 他们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先, 因为他们不代表自己, 而代表所有人民。
“这是最好的时代, 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年代, 这是愚蠢的年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 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 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 这是绝望之冬; 我们的前途拥有一切, 我们的前途一无所有……” 每个时代的群众,都渴望更好的明天, 所以我们探索, 我们呐喊。
我们渴望, 在医生的眼里, 无论病人如何, 他们都能一视同仁, 而不是将患者视为移动的钞票, 而将他们看做与自己相同的生物; 我们渴望, 哪怕坏人变老,老人也不要变坏, 当他们跌倒时, 我们敢去扶他们, 我们有法律的支持; 我们渴望, 每个公民别做沉默的羔羊, 当我们权益受到损害时, 我们能够勇于抗争……如果我们屈服于或习惯于所面对的一切, 如果我们还做着像鲁迅笔下看客的行为,不冷不热地围观着这一切, 谁能保证我们永远置身事外? “谁都不是一座岛屿,自成一体; 每个人都是那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如果海浪冲刷掉一个土块, 欧洲就少了一点; 如果一个海角, 如果你朋友或你自己的庄园被冲掉, 也是如此。
任何人的死亡使我受到损失, 因为我包孕在人类之中。
所以别去打听丧钟为谁而鸣,它为你敲响。” 海明威当年笔下的话仍逆耳利行, 我们都应为建设更完善的法治社会而献出自己的努力。
我们生在这个时代, 无论是法治还是其他方面, 我们都有责任献出自己的努力, 为一点点改变、 一点点进步而奋斗。
总之, 中国法治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这是不容忽视的, 我们应当为自己生活在当代的中国而自豪, 我们的法制建设在短短三十多年便取得了其他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的成就, 在各个方面都趋于完善。
但同时, 我们也应清醒的认识到, 现在的法治建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依法治国, 毋庸置疑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也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长远目标, 但绝非遥不可及, 虽然道阻且长,但是我们坚信, 只要做好法治工作的各个环节, 通过所有中国公民的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
中国法治建设历史党课
九上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 法治中国、法治政府、厉行法治 )
(选择题、问答题)
一、一句话知识
(1)法治意味着 依法治理。法治建立的基础是:
民主。
法治的要求:实行 良法之治,实行 善治 。
良法应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2)我国治理国家的 基本方略是 依法治国。
(3 3 )
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4)全面依法治国的要求(新方针):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
★(5 5 )
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6)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 党的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7)法治政府行使权力的 基本准则是:
依法行政。
依法行政的 核心是:规范 政府的行政权力。
(8)①政府的作用:一方面人们的社会生活需要政府管理,另一方面人们又享受着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②政府的权力来源:
人民。
③政府的宗旨:为人民服务
④政府的工作要对 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为 人民谋利益 (9)厉行法治是对 全体社会成员的 共同要求。
(10)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 宪法和 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二、问答题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 ( 我国的法治蓝图) ) :
①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 ②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法治建设。
③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并将其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予以有力推进。
④党的十九大召开后,党中央组建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对全面依法治国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依法治国实践取得重大进展。
2 2 、为什么要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为什么要建设法治国家?)? ?
①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③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④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 ⑤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⑥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⑦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3 3 、我们国家应怎样建设法治中国? ?
①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 (科学立法)
②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
③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
④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 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 4 、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 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政府和公民个人应该怎么做?
政府:(1)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上运行;(2)依法行政,必须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3)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4)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5)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6)各级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公民:(7)公民要积极参与,献计献策,主动监督,促进政府依法行政。
(8)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9)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5 5 、怎样厉行法治? ? 怎样建设法治社会 ?( 厉行法治的要求) )
(1)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 (2)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3)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4)党和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5)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在全社会鲜明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
(6)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6 6 、怎样正确认识法治与德治的关系? ?
①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②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 ③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
④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