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党课讲稿:必须始终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清醒和坚定,供大家参考。
同志们: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要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大党独有难题,作为国家和政党治理的重要内容,清醒坚定地面对和解决它,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深刻变革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党独有难题的核心要义
政党是近年来学术研究影响较大、频繁使用的热词,它是区分中西政体的重要标准,为分析新时代党的建设领域中的一系列问题提供了独特视角,因此政党回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受到较多关注。历经百年风雨,中国共产党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且不同于西方政党的大党,团结带领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深化对大党独有难题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继续前进,进而洞悉和回应大党治理中的问题,心中常存复兴目标。
大党独有难题,是指一个政党的党员数量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面临的适应性问题。大党独有难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内适应”和“外适应”。
(一)关于“内适应”的难题
所谓“内适应”,是指一个政党充分协调其成员的能力,这种能力以消除内部及成员间的分歧,使党组织运转更加高效为目标。在“内适应”方面,大党独有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个难题是大党如何在自我革命中迎接重大挑战。这考验着大党对自身情况和存在问题是否有清醒认识。具有优势地位的政党反省自身问题、纠正自身偏差是其面临的难题,如果长期放松警惕,就会逐渐“疾病缠身”,出现内部危机。第二个难题是党组织规模如何保证实现内部团结和步调一致。这又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党内的思想统一。要避免思想认识差异的扩大,重视思想引导,寻求党内最大公约数。二是党员教育管理。对于大党而言,加强纪律约束、保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难度是其他小党无法比拟的。这就需要严把入党关口,当好纪律守门人,及时处理党内存在的突出问题,比如思想不纯、政治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问题。第三个难题是如何强化党内制度的执行。从现实情况来看,党员规模的不断扩大会为党内制度的执行带来挑战。一些世界大党,比如苏联共产党,因难以形成制度约束,最终只能走向人亡政息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长远之策、根本之策。"这也明确了维持党内法规制度权威的重要意义。
(二)关于“外适应”的难题
所谓“外适应”,是指一个政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这种能力以政治敏锐性与危机反应力为衡量标准。在"外适应"方面,大党独有难题主要有以下几个。第一个难题是如何应对外部风险挑战。面对外界的各种风险挑战,大党只有敢于改变、善于应对,才能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可以说,大党在推进事业中所付出的努力、遭遇的风险挑战,是普通政党难以想象的。中国共产党就是一个生于忧患、长于忧患、成熟于忧患的伟大政党。从党和人民的事业角度来看,每每遭遇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总能劈波斩浪,“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带领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新的胜利。因此,重视应对重大风险挑战,成为贯穿百年党史的一条主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回顾历史,我们党在内忧外患中诞生,在磨难挫折中成长,在攻坚克难中壮大。”历史反复证明,中国共产党始终具备应对各种风险挑战、驾驭各种复杂局面的超强能力。第二个难题是如何引领世界发展新潮流。衡量大党的标准,不仅在于党员的数量要具有优势,更为关键的是其能坚持胸怀天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拓展世界眼光,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以经济发展为例,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样板,更是摒弃和超越了西方国家的零和博弈思维。中国正不断从全球经济的参与者向引领者转变,充分彰显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力量”。此外,中国方案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逐渐成为国际社会的重要共识。比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中国引领世界新潮流和发展方向的鲜明旗帜。回望历史,能够为人类所牢记的都是思想;
俯瞰世界各国,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的大多是有深刻思想的大国。
二、大党独有难题的生成原因
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面临—系列独有难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
既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毛泽东曾指出:“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事物不同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的原因,或特殊的根据。”深刻剖析大党独有难题存在的多方面原因,才能抓住其特殊性,找准根源、对症下药,进而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
(一)历史与现实:长期执政的深刻忧思
《庄子》云:“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一百多年前,中共一大上只有13名代表,代表分布于全国的50多名中共党员;
2022年,党的二十大上有2296名代表,代表分布于全国的9600多万名党员。从数字“13”到“2296”、从“50多”到“9600多万”,中国共产党历经坎坷依然风华正茂,离不开共产党人信仰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离不开共产党人对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深刻“忧思”。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大的样子”,既指党员数量和组织规模的增长,又指中国共产党如何始终保持纯洁性和先进性。
据统计,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国共产党党员人数是9671.2万名,基层组织数量是493.6万个。管理数量如此庞大的党组织和党员,是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一大难题。一是来自党要管严的现实要求。从现实来看,党内成员的结构复杂,多元化社会思潮的冲击,增加了严管的难度。《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责任重大和理想明确,注定了完成党的崇高事业需要党员严格按照党章要求自身,注定了管党治党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二是来自党要管全的现实要求。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从管理对象来看,党的管理要全面覆盖,包括行政、司法、立法等方面;
从管理内容来看,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国防外交等诸多方面;
从管理过程来看,既有的路线、方针、政策,需要坚决协调落实,不能偏废;
从管理方法来看,制定大政方针,举荐重要干部,需要做好思想宣传工作,积极发挥组织和党员个体的作用。可见,无论是党要管严还是党要管全,都是以保证全党的团结,保证思想和行动的一致,保证党的意志与决定能够得到认真贯彻落实为目标。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表明,管党治党不能假手于人、全盘照抄,必须立足自身实际情况。这就给组织规模超大、党员数量众多的中国共产党带来了独有难题。
(二)内部与外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
实现现代化是中国独特的历史命运所决定的。回顾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中国人民对现代化的追求是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不断通过战争、侵略等方式掠夺中国,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这也激发了近代中国人民走向现代化的坚定决心。然后经历了向西方学习“器物、制度、思想”的历程,才发现简单模仿西方并不能实现现代化。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孙中山曾在《建国方略》中设想修建万里公路、铁路,建造世界级大港来实现现代化,只能成为脱离实际的“空中楼阁”。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实现现代化作为奋斗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开启了新的篇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发展,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在此意义上讲,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中国人民寻求现代化的奋斗史。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的世界潮流,是世界各国的普遍追求。因为现代化道路推动了生产、文化、政治、生活方式等诸多方面的进步,创造出更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更先进的社会文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是一个极为重要并且常做常新的课题。中国要发展,必须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从世界范围来看,西方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是以经济、科技、综合国力跃升为标志的现代化,其倡导工业化的先发优势,忽视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尽管西方式现代化道路存在诸多弊端,但其现代化的经验和教训依然对人口规模巨大、发展环境复杂的中国具有借鉴意义,如在科技、教育、军事、医疗等方面。总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科学分析我国发展的历史、任务、环境等方面,这也是我们这个大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独有难题。
三、大党独有难题的破解之道
破解大党独有难题,我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和坚定的态度,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在初心使命的激励下不断奋斗。
(一)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一点上,必须理直气壮、旗帜鲜明。”破解大党独有难题,必须具有明确的主体,我们的主体就是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破解一切大党难题的关键所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党的领导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加以落实。”这是从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中得出的正确认知。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整体。党的每个组织、每个党员在党的全面领导下发挥着相应的作用;
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党的中央委员会是党的最高领导机关,代表全党的整体利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每一个党的组织、每一名党员干部,无论处在哪个领域、哪个层级、哪个部门和单位,都要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绝不允许背着党中央另搞一套。少数党员、干部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台上台下不一样、人前人后不一样,这些都是搞两面派、做两面人的具体表现。这些少数党员、干部不信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没有信心,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同党已离心离德;
迫于全面从严治党的高压态势,他们不敢与党公开叫板,就搞两面派把自己伪装起来,嘴上高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实际行动上或消极应付不作为,或另搞一套,欺骗群众和组织。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党内存在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山头主义、宗派主义等突出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决查处,绝不姑息,党中央权威得到前所未有加强。同时,我们党作出一系列重大制度安排,例如健全完善对重大工作的领导体制、建立健全党内巡视制度等,对于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对于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于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体现到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的各方面、全过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整体的,必须体现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国防军队、祖国统一、外交工作、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缺失了弱化了,都会削弱党的力量,损害党和国家事业。”党的领导必须是全面的,就是指党的领导的范围、内容和过程都是全面的;
党的领导必须是系统的,就是说把党的领导的各个要素、各方面有机联系起来,增强党的领导的整体效果;
党的领导必须是整体的,就是说党所代表的阶级利益、最广大人民群众是整体的,党的全面领导权力、党的集中统—领导权力是不可分割的。这就要求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和体现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和党的自身建设各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新的历史方位,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牢牢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战胜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健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古人讲的“六合同风,九州共贯”,在当代中国,没有党的全面领导是做不到的。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的最大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为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健全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从制度安排上发挥党的全面领导这个最大制度优势,把党的全面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我们推进各方面制度建设、推动各项事业发展、加强和改进各方面工作,都必须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自觉贯彻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根本要求。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必须织密建强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重视组织体系建设,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个显著特点和优势。我们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形成了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基层组织在内的严密组织体系,组织严密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更加注重党的组织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把党员组织起来,把人才凝聚起来,把群众动员起来,为实现党的宏伟目标团结奋斗。
(二)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
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是党的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抓好思想建设这个党的基础性建设,对建设更加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我们党的灵魂和旗帜。一百多年来,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次次挫折、—次次开辟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就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理论探索,提出一系列原创性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两个相结合”的最新成果,也是“两个相结合”的光辉典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时代在发展,事业在前进,我们不能简单拿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当年所说的话来套今天的中国实际,也不能简单拿党过去提出的一些具体理论观点和由此产生的具体政策举措来套今天的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反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性发展。可以说,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力推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同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吸收改造和转化,并不断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是适应新时代发展需要的“活的马克思主义”。
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必须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要进一步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真功夫、硬功夫、苦功夫,领会好、把握好蕴含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学出理想信念、学出绝对忠诚、学出使命担当,在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方面取得新成效。
(三)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
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如何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永葆青春活力,如何永远得到人民拥护和支持,如何实现长期执政,是我们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从成立之初只有50多名党员,到如今拥有9600多万名党员、在14亿多人口的大国长期执政的百年大党和世界最大政党,中国共产党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历史这么长、规模这么大、执政这么久,如何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毛泽东同志在延安的窑洞里给出了第一个答案,这就是‘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经过百年奋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新的实践,我们党又给出了第二个答案,这就是自我革命。”一百多年来,党外靠发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监督,党内靠全面从严治党、推进自我革命,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勇于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保证了党长盛不衰、不断发展壮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前所未有的勇气和定力全面从严治党,打了一套自我革命的“组合拳”,形成了―整套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制度规范体系。全党上下要永葆自我革命精神,增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政治自觉,决不能滋生已经严到位、严到底的情绪。要保持头脑清醒,对全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廉洁等情况要有客观正确的认识和把握,以正视问题的勇气和刀刃向内的自觉推进党的自我革命。要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以伟大社会革命促进伟大自我革命,确保党不变质、不变色、不变味,确保党在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中国共产党对独有难题的清醒认识,演绎和诠释着一个心系人民、胸怀天下的政党的独特政治品格。在“两个大局”相互交织的背景下,实现民族复兴始终是一项艰巨的崇高事业,只有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以“赶考”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坚持党的自我革命,我们党才能引领“中国号”航船劈波斩浪、行稳致远。
推荐访问:党课讲稿:必须始终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清醒和坚定 党课 讲稿 始终保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