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调研报告: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现状及其对策研究,供大家参考。
高校党建文化是基于高校党的建设实践积淀下来的文化,具有特殊的铸魂、引领、凝聚、规范等作用。它既属于高校党的建设范畴,又属于高校的文化建设范畴,“具有政党特征、高校特征和文化特征”,“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脉相承”,肩负着新时代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使命。“党建文化是育人文化的力量之源。”高校党建文化是高校各项事业的思想引领,加强新时代高校党建文化建设,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遵循,也是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主流思想舆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时代需要。研究我国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的现状是加强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的起点和基础。为了系统把握和了解当前我国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国内三十余所高校的部分师生开展了实证调研。
一、当前我国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现状分析
调查问卷的设问指向主要聚焦在高校师生对当前所在院校党建文化建设成效及育人效果的评价上,问卷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情况;
第二部分是关于调查对象对所在院校党建文化的认识情况及了解程度的调研;
第三部分是关于当前我国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现状及育人现状的调研;
第四部分是关于当前我国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的问题不足及成因分析。根据调查结果,当前我国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的真实现状及其在建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下。
1.当前我国高校党建文化的影响分析。
一是高校师生对高校党建文化建设有一定的了解,但整体认知度有待提升。当问及调查对象对所在院校的党建工作及党建文化是否了解时,选择“非常了解”的比例不到20%,选择“比较了解”的比例在50%左右,仍有超过25%的调查对象选择“不确定”或“不太了解”。从数据统计结果可以发现,大多数高校师生对所在院校的党建工作与党建文化有一定的认知,但对党建工作的内容更为了解,而对党建文化的认知度较低,同时仍有约四分之一的高校师生对这两方面的了解均甚少,足见,高校党建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仍待提升。
二是高校师生对高校党建文化的重要地位和建设现状较为认可。在对加强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进行调研时发现,调查对象选择“非常有必要”及“有必要”的累积占比为94.29%,只有5.71%的调查对象认为“没必要”“一般”“不确定”。当调查对象被问及对所在院校党建文化建设整体情况的评价时,反映“很好”及“较好”的累积占比为85.88%,只有14.12%的调查对象认为“一般”“较差”“不确定”。从数据统计结果来看,95%的高校师生都认为当前有必要加强党建文化建设,85%的师生对当前所在院校的党建文化建设现状较为认可。但是对比师生对所在院校党建文化建设的了解程度发现,认为有必要加强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的师生比例远远超过对所在院校党建文化建设较为了解的师生比例,这进一步反映出当前高校党建文化的渗透力度不够,凸显了加强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三是高校师生对高校党建文化活动的参与度一般,缺乏主动性。在对高校师生参与所在院校党建文化活动的频率进行统计后发现,高校中仅有50.72%的师生“经常”参与,有14.12%的师生“偶尔参与”,还有3.09%的师生“完全没有”参与过。进一步探讨分析参与动机,发现调查对象选择出于“学校或学院要求”的比例达到了32.19%,占比最高;
其次是“出于党员应尽义务”,占比30.5%;
而选择“出于兴趣”的高校师生仅仅有10%。结果表明,高校师生参与党建文化活动的整体参与度一般,并且缺乏内在动因,其参与活动的动机主要来源于外在要求等被动原因。
四是传统途径仍是当前我国高校党建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在对我国高校党建文化传播途径的调研中发现,“政治理论学习”的占比最高,为81.54%;
其次是“党支部活动”,占比70.75%。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我国高校党建文化的传播途径主要还是依赖于传统方式。对我国高校党建文化载体的育人功能发挥进行调研后发现,“实践载体”平均综合得分最高为3.1,而“网络载体”平均综合得分最低为1.37。以上数据一方面印证了当前我国高校党建文化的传播主要依靠传统文化载体的现状;
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前我国高校党建文化的网络载体建设不完善,对高校师生产生的作用较弱。
五是高校党建文化能有效发挥积极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问卷进一步探究了当前我国高校党建文化对高校师生能产生哪些影响。统计发现,调查对象对“道德引导”作用的认可程度最高,其次是“价值观认同”和“纪律约束”。这反映出,高校党建文化能在道德引导、价值观认同以及纪律约束等方面对高校师生产生积极作用,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相统一。这也说明了高校党建文化通过文化育人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目标,为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重要前提和思想基础。
2.当前我国高校党建文化建设问题分析。
一是思想观念滞后,尚未形成文化自觉。尽管从中央到地方都在大力推动高校党的建设和文化育人工作,但仍有部分高校未意识到加强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简单地将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等同于高校党建工作,甚至认为高校党建文化建设是软指标,对待党建文化建设敷衍了事、表面应付。也正是因为观念滞后,部分高校不能够站在文化育人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忽视了高校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忽视了文化育人的重要作用,从而导致在高校党建文化建设中尚未形成行动自觉和文化自觉。关于加强高校党建文化建设必要性的调研数据显示,调查对象认同度最高的前两位分别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而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的认同程度低。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在我国高校党的建设中,“文化”元素尚未成为一种自觉追求和思维方式,无论是组织者、实施者还是参与者,仍然用看待高校党建工作的观念来看待高校党建文化建设。
二是方式方法单一,流于形式走过场。近几年,高校党的建设在政策驱动下,呈现出欣欣向荣、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但仍然缺乏个性化、针对性的举措。如,转发文件内容,但执行不严、落实不够;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但内容泛化、盲目跟风;
推动各类宣传,但轰动一时、影响短暂;
完成规定动作,但流于形式、效果欠佳。在对我国高校党建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时,“活动形式单一、吸引力不高”被调查对象排在第一位,占比为68.2%。在对当前高校师生更喜欢或更乐于接受的党建文化活动进行调研时,“纪念日庆典活动”和“主题教育实践”成为调查对象最热衷的选项,而作为当前我国高校党建文化传播最主要途径的“政治理论学习”却被排在其后。由此可见,当前我国高校党建文化育人的方式方法较为单一,高校党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不足。而高校党建文化缺乏感染力和吸引力,就会造成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缺乏支撑,高校党建文化的教育力渗透力也会随之降低,党建文化的育人作用就会被减弱。
三是育人范围较窄,载体建设缺乏时代性。当前我国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的发展实践,主要还是停留在工作业务层面,对党建文化育人欠缺统筹考虑,参与者也主要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成员。这直接影响我国高校党建文化育人的范围以及文化育人功能的发挥。在统计样本数据时发现,调查对象个体基本信息的不同,会使其受高校党建文化影响的效果也不同。通过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发现,调查对象的身份类别、政治面貌、教育程度的个体信息,与调查对象对所在院校的党建文化建设的认知度、认同度和活动参与度的多项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或显著相关。特别是不同政治面貌群体在高校党建文化活动的参与频次上有显著的差异,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群体“经常”参加的比例远远高于其他群体,也远高于高校的平均水平。相关性和差异性的分析结果反映出当前我国高校党建文化活动的参与主体仍是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因而党建文化育人的主要范围也集中在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对全体师生的辐射能力较弱。辐射力较弱的问题与当前我国高校党建文化载体的建设缺乏针对性和时代性有一定的关系。在调研我国高校党建文化的物质载体时,“党建文化标识”的选择比例是除开“其他”选项的最后一位。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我国高校的党建文化载体建设针对性、时代性不够,载体所蕴含的文化育人资源吸引力、感染力不足的短板。
四是缺乏育人合力,师生共建不足。高校党建文化建设要实现科学长效的发展,就需要师生广泛参与、各部门协同合作。在调研高校党建文化的建设主体时发现,高校师生普遍认为主体主要是“党员”和“党政管理者”,而“普通学生”则是除开“其他”选项的最后一位。再让调查对象对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的相关参与者进行重要程度排序后发现,平均综合得分最高的前两位依然是“党政管理者”和“党员”,而“普通学生”依然排在最后。这表明,在高校党建文化建设中,师生广泛参与的力度不足,全员共同建设的意识不强。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与学校工作的导向有关,表明高校对党建文化建设的重视不够、规划不清,让高校师生普遍认为高校党建文化建设就是相关部门的事情,因而难以形成联动机制,难以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与相关的制度保障有关,高校教师疲于应对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高校职员忙于应对各项任务指标,高校学生苦于应对个人发展的压力,加之缺乏系统完善科学的规划,高校师生更是缺乏主动配合、积极参与的意愿。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的策略建议
1.提高认识、科学规划,树立高校党建文化育人的全新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高校党建文化既体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优势,也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势,是高校中具有鲜亮底色的文化。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作为培养人才、输送人才的重要基地,我国高校应树立全新的、科学的高校党建文化育人理念,加强高校党建文化建设,发挥党建文化育人的优势,激发高校党建文化在高校事业发展上、在人才培养上的引领作用。一是要形成高校党建文化育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我国高校要充分认识到新时代高校党建文化育人的重要价值,认识到高校党建文化在高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上不可取代的作用,认识到高校党建文化在引领、约束、规范高校师生思维方式、价值取向、行为模式上不可取代的作用,摒弃掉只谈任务指标不提文化建设、只完成党建工作不重视党建文化育人的落后思想,而应该形成党建文化育人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二是要构建高校党建文化建设发展的科学体系。将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纳入高校整个事业发展的管理体系,从规划科学体系、建立组织机构、完善规章制度、明确职责分工、推进协同机制、保障人财物等方面,为推进高校党建文化建设创设氛围和条件。
2.完善组织、提供保障,锻造高素质的党建文化育人队伍。
完善的组织机构是扎实有效推进党建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推动各部门协同合作、师生全员共建的前提。而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党务工作队伍是高校党建文化育人的有力支撑,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保障。基于高校党建工作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属性,这支队伍不仅应包括党政管理者,也应包括专职从事党务工作的党员干部和教职员工,更应包括从事思想政治工作和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所有师生。2018年,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党建工作重点任务》对当前推进我国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建设提供了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强化保障,配齐建强高校党务工作队伍,健全培训和激励机制等。加强高校党建文化育人队伍建设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一是构建完善的党建文化育人组织机构,围绕党建文化育人的中心任务,改进工作方法、优化管理模式,构建上下联动、多方协同、师生参与的良好局面,不断完善党建文化育人方式,提升育人实效。二是将党务工作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纳入学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在选优配强的基础上,扎扎实实开展针对性、专业性、有效性的培训,做到培训有收获、培训有启发。同时完善对党员的管理和监督,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切实发挥党员群体的先锋模范作用。三是优化对这支队伍的考核激励机制。重视这支队伍的发展升迁,积极推动将党建文化育人工作、思想政治工作与个人的待遇、职级、职称等挂钩,推动配套奖励激励机制的建立,从而提升工作队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创新发展、优化内涵,打造丰富多元的党建文化载体。
推荐访问:调研报告:高校党建文化建设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文化建设 党建 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