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心得体会 > 学习贯彻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合集)

学习贯彻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合集)

时间:2022-08-09 09:4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贯彻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合集),供大家参考。

学习贯彻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合集)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心得体会

  在“田间地头”接续振兴“山海情”

 近日,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即《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这是 21 世纪以来第19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文件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部署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明确了底线任务和重点工作,推动实现“两新”。当前,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仍然占有较大比例,强调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实现“田间地头”里的“升级发展”,不仅对国家的发展稳定具有深远意义,更展现了党中央对乡村振兴的浓浓“山海情”。

  “民以食为天”,端稳中国“饭碗”,感悟颗粒之间的殷殷期盼。“食为政首,谷为民命。”任何时候,初级粮食产品都是一个国家最基础、最根本的“命脉”。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上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在这种情形下单方面地依赖粮食进口无疑是“甘为鱼肉”。“君子不立危墙之下”,越是复杂的局面就越要练好“基本功”,把中国人的“粮袋子”牢牢系住,是事关国家稳定的底线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颗粒之间的“殷殷期盼”,一心一意搞产量,通过稳定耕地面积、鼓励研发技术等手段,实现农业农

 村种地挑上“金扁担”,让科技“飞”到“田间地头”,从源头保障国家的粮食供应底线。

  “村喜禾花实”,攥紧致富“钥匙”,感悟产业之间的暖心关怀。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要想实现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乡村建设,让乡村农民腰包“鼓”起来,就不能仅仅盯着已有的“一亩三分田”,而要“广开源”,向现代产业问“药方”。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文件精神,高度重视农村农民致富的主动性,积极同他们的各种需求对接,在基本设施建设“下乡”的基础上,一方面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因地制宜为农民产业致富提供“高附加值”的路子;另一方面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结合实际为农民发展产业提供“更多选择”的保障,让兴旺产业为乡村振兴开好路,起好头。

  “人不负青山”,保护生态“金山”,感悟山水之间的远见卓识。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并不意味着以环境换发展,粗放式发展的老路最终是“饮鸩止渴”,保护环境归根结底是保护居民自己的切身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阐明了绿色发展的新路径。广大党员干部要读懂乡村振兴背后那一点“生态绿”,结合地方实际发展生态产业,绿色产业,循环产业,不仅保护好“绿水青山”,更能利用好“绿水青山”,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绿色发展之路。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乡村振兴的背后,是对土地上的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规划。领会“田间地头”的“山海情”,广大党员干部要知行合一,化理解为行动,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学习 2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心得体会

  乡村振兴要瞄定“业态”做文章

 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进行了全方位部署,对如何抓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更高的要求。当务之急,就是要依托涉农人才、涉农企业及科研单位,做好“守业、兴业、助业”三篇文章。

  做好乡土人才“守业”文章。“农为邦本 本固邦宁。”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再次强调:“坚持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耕地保护党政同责”“一票否决、终身追责”“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当今世界并不稳定,如果没有耕地、粮食、种子的安全,就没有农业的安全,更遑论乡村振兴。所以,乡村的发展振兴,必须要把农业作为根本大业守住、守牢,通过农业振兴再来发展和助推相关联的产业振兴,而不能本末倒置,把良田改作他用。乡土人才是农村守业的主力军,我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乡土人才的贡献。要在政策、技术、销售上多对乡土人才进行扶持,千方百计支持乡土人才把农业产业做大做强,让乡土人才通过从事农业也能得优厚的报酬,并通过自我价值的实现而获得更多的心灵归属感与事业成就感。要注重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多从情感上关爱乡土人才,让乡土人才能留得下来,并牢牢扎根,同时,增强乡土人才的故园情怀和反哺奉献意识,努力把骨干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和干部,让他们带头发展的同时,带领周边群众共同富裕,体现乡土人才的特殊价值。

  做好涉农企业“兴业”文章。时代的发展,农业耕作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早已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时代,农业经营也已经走上网络、物流及电子化、标准化的时代。农业产品深加工及附加

 值的开发,农业耕作机械化的发展,化肥农药的开发利用以及乡村各种配套建设等等,都离不开涉农企业与农业的联姻。我国国土辽阔,除了耕地,还有山林、水面、草地、沙地等丰富的农业资源。但很多的农业资源还闲置在那里,等待有眼光的企业去开发利用。农村前景广阔,我们要大力鼓励涉农企业走到农村去投资兴业,到农村开拓市场,到农村找到新的可持续发展路子。通过产业链与农业链结合,形成长久的相互促进、相互发展新模式。要发挥各地乡村在外事业有成的“乡贤”人才的中介与桥梁作用,通过“三请三回”等方式,鼓励他们自己或者介绍朋友来家乡投资创业,兴办涉农企业,利用农村的山、水、田、地,兴办种植、养殖、加工或者乡村旅游、乡村文化等产业,带领农民一起致富,为乡村振兴出力。

  做好涉农院校“助业”文章。相对来说,涉农高校、科研院所的研发能力是比较强的。涉农高校、科研院所作为我国农业发明创造的专业教学、科研单位,不能脱离国家与农村需求作业,不能成为与世隔绝的“伊甸园、象牙塔”,要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要让高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而不是躺在保险柜中。要鼓励和组织涉农高校与农业企业、乡土人才面对面“对接”“嫁接”,把技术优势转化成生产优势。要鼓励高校大学生、研究生到农业创业基地去“结对子”,真正通过深入实践,了解掌握农业创业人才在技术、生产、经营上的难点、焦点、堵点在哪,有针对地研究和解决问题。要鼓励涉农高校眼光盯着世界前沿,围绕技术“瓶颈”和被外国“卡脖子”的项目,搞发明创造,真正把农产品的种子、基因掌握在自己手中,围绕土壤保护、水资源保护等生态问题,围绕经济效益,在化肥、农药、农机革新上求突破。要通过组织开设“田间讲堂”,积极聘请高校科研人员为“田秀才、土专家”传金送宝,同时,有意识挑选一些

 乡土人才或者农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到高校去进修,从而强化生产、经营本领。

 一号文件学习解读心得体会

  要花开“田野”绚丽绽放

 近日,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 21 世纪以来第19 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振兴工作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文件提出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强调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并亲自为乡村振兴战略擘画新坐标。选调生作为乡村振兴排头兵,作为基层一线工作者,当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信念、“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担当、“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情怀,顽强拼搏、全力以赴,在基层实践中练就过硬本领,将自己的“根”深深地扎进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将自己的情深深地融入人民群众这根永恒的“血脉”中,在基层“田野”上盛情绽放绚烂夺目之“花”。

  在农村土地上,扎下坚定信念的“根”,开出坚强意志的“花”。选调生作为党政后备干部,理应政治素质过硬、理想信念坚定,唯有如此方可担大任、解难题、促发展。要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条主线,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不断提高政治“三力”,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选调生在基层一线中锻炼,在急难险重下磨炼,一定要坚守初心、扎根基层,不断提升政治素质,提高思想认识,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乡村振兴的舞台

 在乡村,条件差、任务重、压力大,但青春因肩扛大责、担当使命而熠熠生辉。

  在人民群众中,扎下踏实肯干的“根”,开出实干担当的“花”。选调生“初出茅庐”,缺乏农村工作经验,面对群众工作,难免遇到挫折和失败,在乡村振兴这个大舞台上,“烫手山芋”肯定是少不了的,要踏实肯干,始终践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干担当,发挥主观能动性,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勇敢当“热锅上的蚂蚁”、积极接“烫手的山芋”、热心做“田间地头的泥腿子”,在“真刀真枪”中练就堪当重任的真本领。农村一线是强筋壮骨、淬炼成长的平台,要有扎根基层的决心、洒汗田间的热情、绝不言弃的勇气,让“一号文件”的“锦囊妙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在基层田野里,扎下人民至上的 “根”,开出用心坚守的“花”。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一号文件”的出台是对广大农民的郑重承诺,也彰显着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和“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身处基层一线的选调生更要秉承“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的精神,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甩开膀子、沉下心去,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带着真心去、细心察、用心记,把群众的“柴米油盐”作为感知民生的“度量衡”,把群众的“衣食住行”作为民生温度的“体温计”,把群众的“急难愁盼”作为民生工作的“风向标”。切实把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体现到“三农”工作中,体现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来。

 2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心得

  学好乡村振兴“彩色课堂”

 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对 2022 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系统谋划。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号角已吹响,奋斗正当时。广大党员干部要学好乡村振兴“彩色课堂”,用彩色画笔描摹出乡村振兴多姿多彩的美丽画卷。

  上好“红色”理论课,锚定目标踔厉奋发。乡村振兴是一个系统工程,是通向民族复兴的必修课、重点课,同时也是一门“新课”。实现乡村振兴,没有现成的、可照抄照搬的经验。怎样预判、规避风险,如何拓展实践路径,如何选择发展最优解……各种实际问题林林总总,都需要我们坚定立场、把牢方向,在前进道路上不断探索。要加强乡村振兴理论培训,举办乡村振兴主体培训班,实现科级干部、驻村干部、村党支部书记等重点群体全覆盖培训,其他基层干部应训尽训,使基层干部更好掌握乡村振兴政策脉络,更好把地方发展规划融入国家大局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村级治理、基层党建、粮食安全等与“三农”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展开培训,切实提升基层干部乡村振兴实战能力。

  上好“ 绿色”实践课,回归本质充电提能。天时不如地利,乡村振兴主战场在农村,要打好这一仗,必须下沉一线,到广袤农村去练脑力、眼力、手力、脚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实践课就是授人以渔的过程,要把课堂搬到平原丘陵、高山峡谷,在田间地头、果园菜园中上实践课,将枯燥的理论应用到实践,升华为经验成效。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地方发展实际,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邀

 请对应的专家学者到庭院、田间地头、养殖基地授课,边讲专业理论,边做操作演示,手把手教会农民农作物栽培、畜禽养殖等实用技能。要坚持效果导向,不断丰富教学形式,整合集中观摩、挨个练习,座谈讨论等形势,打造“多样化”乡村振兴课堂,让农民脑子里有想法、手头上有方法。

  上好“黄色”示范课,激发活力提质增效。地利不如人和,乡村振兴,关键在人。要发挥乡村振兴建设者、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闭门造车肯定不行,必须搭起“擂台”开展“武艺大比拼”,以赛促学,以赛长学。各地要因地制宜搭建“舞台”,组织属地内镇村党组织书记同台“打擂”,拿出真本领,展现新实绩,在互评互看、互教互学中激发“比学赶超”热情。要树好标杆模范,通过“比武”把先进标兵选出来,把好的经验做法提炼出来,台上晒成绩、台下找差距。“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要不遗余力拓展“朋友圈”,积极邀请周边邻近地方和发展相似地区一起交流探讨,定期组织到先进地区现场观摩学习,进一步对标对表,激发干劲,以点带面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推荐访问:学习贯彻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推进乡村振兴》心得体会(合集) 心得体会 合集 学习贯彻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