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心得体会 > 于敏逝世一周年心得体会感想2020.doc

于敏逝世一周年心得体会感想2020.doc

时间:2022-08-09 09:4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于敏逝世一周年心得体会感想2020.doc,供大家参考。

于敏逝世一周年心得体会感想2020.doc

 

 0 2020 于敏逝世一周年最新心得体会感想 5 5 篇精选

  "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他用 2 年 8 个月,研制出我国首颗氢弹;隐姓埋名 28 年,为国铸核盾卫和平;他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却不赞成被称为"氢弹之父"…去年的今天,核物理学家于敏在京去世,享年93 岁。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于敏逝世一周年的学习心得,方便大家学习。

  于敏实施一周年心得感想【篇 1】

  1 月 16 日,我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得主、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被誉为"氢弹之父"的科学家于敏去世,享年93 岁。

  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我们能获得于敏院士头衔中的一个,那么我们也此生无憾!用网络上的用语——靠这个我可以吹一辈子了。

  钱学森、钱三强、邓稼先、程开甲、于敏他们都是两弹元勋,那么两弹元勋到底有多少呢?差不多大学里面的一个小班,23 人.

  他们都可以称为国士无双,这里我们要向各位大师致敬!

  是你们呕心沥血的付出,才有现在厉害了我的国,是你的的一腔热血,才有我们口中的东风快递,使命必达,是你们的无私奉献、默默无闻,才有现在无所畏惧、挥斥方遒的大国气概!

  于敏实施一周年心得感想【篇 2】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

  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

  受命之日,寝不安席

  当年吴钩,申城淬火

  十月出塞,大器初成

  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

  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

  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这是 2014 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委员会给于敏院士的颁奖词。在新中国的成

 长历程中,这位没有任何留学经历、土生土长的"中国氢弹之父"是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1951 年至 1965 年,于敏在原子能院(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先后从事核理论研究和核武器理论研究。2020 年 1 月 16 日,这位改革先锋在京去世,享年 93 岁。就在 9 月 29 日,他被授予共和国勋章。

  隐姓埋名 28 年

  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我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 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氢弹技术是各个核大国的最高机密,没有参考借鉴,中国的氢弹研究是彻底白手起家。因于敏的工作内容较为特殊,在 28 年时间里,他的名字曾是绝密,直到 1988 年解密。连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百日会战":跪在地上做研究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 7 年零 3 个月,中国用了 2 年零 8 个月,速度世界第一。

  "中国闪电般的进步,神话般不可思议。"西方科学家评论。

  巨大的成功背后,是难以想象的艰辛——全国仅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95%的时间算原子弹,5%留给氢弹设计。

  1965 年 9—11 月,上海。39 岁的于敏带领科研团队来到上海华东计算所,对加强型原子弹进行优化设计。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于敏经常半跪在地上分析堆积如山的计算纸带,终于实现了氢弹原理突破,形成了一套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基本完整的物理方案——这就是核武器研究史上著名的"百日会战"。

  氢弹成功爆炸,他回去就睡了

  1967 年 6 月 17 日,我国成功地空投爆炸了第一颗氢弹,爆炸威力同于敏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试验成功的这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在北京守候在电话旁,他早已成竹在胸。

  "我这个人不大流泪,也没有彻夜不眠,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为了真理,他曾拍案而起:

 1971 年,青海核武器研制基地。由于某型号试验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被军管会定性为"理论长期脱离实际的恶果",进而在"学习班"上对理论部横加批判。时任理论部副主任的于敏分析出实验失败是技术问题而非政治问题,并从模型和原理上提出修改设想。

  然而,这却完全违背了军管会定下的表态基调,在变本加厉的威逼胁迫下,一向温文尔雅的于敏竟拍案而起,"我不会同意你们的说法,那是不符合科学规律的"。事后,他对一同工作的胡思得说"顺了他们的意思,的确很好过关。但那是对不起真理,经不住历史考验的。"事实胜于雄辩,后来按照于敏的改进建议,实验得到技术上的修正并实现了成功。

  对《出师表》,泪流满面:

  1984 年的 12 月,新疆核试验基地。零下三四十度的天气,早起刷牙拖鞋都会被冻在地上。

  这次实验,参试人员都倍感压力。一次讨论会,大家刚刚坐定,心有触动的陈能宽忽然吟诵起诸葛亮的《出师表》"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在场的于敏也来了兴致,一人一句地接下去,狭小的会议室安静得没有其他声响。到后来,只听于敏一个人在吟诵,"夫难平者事也!……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一刻,在座所有人无不以泪洗面。那次原理实验的圆满成功,为我国中子弹技术奠定了坚实基础。

  婉拒"氢弹之父"称谓

  图为于敏在科研室查阅计算数据。

  于敏生于一个天津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对新知,探究其所以然。进入北大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清晰的概念、严密的逻辑、透过现象抓本质的功底、善抓"牛鼻子"的见解,深入浅出的表达……于敏的学术报告很"火",头一天就有人占座位。

  1999 年被国家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他说这是集体的功劳。

  他婉拒"氢弹之父"的称谓。他说,核武器事业是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国各兄弟单位大力协同完成的大事业。

 "人们亲切地称他‘老于’。作为后辈,我们竭力沿着前辈们留下的震撼心灵的足迹,继续前行。"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所长李华说。

  人,总有憾事。

  老于说,亏欠妻儿很多;妻走了,他想补偿,来不及了。

  于敏实施一周年心得感想【篇 3】

  他 28 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为氢弹突破作出卓越贡献。

  他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崇高荣誉,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心:"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他是于敏,"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国产专家一号"——人们这样亲切地称呼于敏。

  没有留过洋,却也成为世界一流的理论物理学家;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

  那是上个世纪 60 年代。一切从头开始,装备实在简陋,除了一些桌椅外,只有几把算尺和一块黑板。一台每秒万次的计算机,需要解决各方涌来的问题,仅有 5%的时长可以留给氢弹设计。

  科研大楼里一宿一宿灯火通明,人们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于敏的报告,与彭桓武、邓稼先等人的报告相互穿插,听讲的人常常把屋子挤得水泄不通。

  "百日会战"令人难忘。100 多个日日夜夜,于敏先是埋头于堆积如山的计算机纸带,然后做密集的报告,率领大家发现了氢弹自持热核燃烧的关键,找到了突破氢弹的技术路径,形成了从原理、材料到构型完整的氢弹物理设计方案。

  1967 年 6 月 17 日,罗布泊沙漠深处,蘑菇云腾空而起,一声巨响震惊世界。新华社对外庄严宣告:中国第一颗氢弹在西部地区上空爆炸成功!

  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 7 年多,苏联用了 4年,中国仅用了 2 年 8 个月。

  《中国军事百科全书--核武器分册》记载:于敏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

 用热血书写历史丰碑

  有人尊称他为"氢弹之父",于敏婉拒。他说,这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

  1926 年,于敏生于天津一个小职员家庭,从小读书爱问为什么。进入北京大学理学院后,他的成绩名列榜首。导师张宗遂说:没见过物理像于敏这么好的。

  新中国成立两年后,于敏在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

  正当于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中可能取得重大成果时,1961 年,钱三强找他谈话,交给他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

  于敏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分配,转行。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 28 年隐姓埋名的生涯,连妻子都说:没想到老于是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的。

  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于敏率领团队又在二代核武器研制中突破关键技术,使中国核武器技术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他与邓稼先、胡仁宇、胡思得等科学家多次商议起草报告,分析我国相关实验的发展状况以及与国外的差距,提出争取时机,加快步伐的战略建议。

  在核试验这条道路上,美国进行了 1000 余次,而我国只进行了 45 次,不及美国的二十五分之一。

  原子弹、氢弹、中子弹、核武器小型化……这是于敏和他的同事们用热血书写的一座座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丰碑!

  如一滴水,融入大海

  名字解密后,于敏收获了应得的荣誉。

  20 年前,在国庆 50 周年群众游行的观礼台上,刚刚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的于敏,看着空前壮大的科技方队通过广场感慨万分:

  "这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个科学家义不容辞的使命。"

  2015 年 1 月 9 日,于敏荣获 2014 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谦逊与纯粹溢于言表。

  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推动者、改革先锋……极高的荣誉纷至沓来,于敏一如既往地低调。于家客厅高悬一幅字:"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

 2020 年 1 月 16 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 93 岁。

  愿将一生献宏谋!——他兑现了对祖国的诺言,以精诚书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段荡气回肠的传奇。

  于敏实施一周年心得感想【篇 4】

  1967 年 6 月 17 日,新疆罗布泊沙漠腹地。伴随震耳欲聋的响声,空中升腾起巨大的蘑菇云,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那一刻,于敏并没有在现场,而是在 2500 多公里外的北京。他一直守在电话机旁。得知爆炸的威力和自己计算的结果完全一致,他长长地舒了口气。他说:"我这人不大流泪,也没有彻夜无眠,回去就睡觉了,睡得很踏实。"

  1926 年,于敏出生于天津。1949 年,他以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从北京大学毕业,成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大学毕业生。1951 年研究生毕业后,他被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彭桓武选中,来到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

  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美国、苏联等国相继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核竞争,我国的核科学事业也全面上马。毛泽东强调,"原子弹要有,氢弹也要快"。1961 年,组织决定让正在研究原子弹的于敏转而投身到氢弹研究中。这让已经在原子核理论研究上初露头角的于敏始料未及。"涉及的学科很多,并且搞氢弹不太符合我的兴趣,但是爱国主义压过兴趣,所以当时我就答应了,说,好!我转!国家需要我,我一定全力以赴。"于敏说。

  原子弹和氢弹一个属于核裂变,一个属于核聚变,是完全不同的领域。当时的中国,研究者们对氢弹的了解几乎一片空白,美国甚至公开表示,决不能让中国搞氢弹!

  于敏说:"杜鲁门跟艾森豪威尔都赤裸裸地讲,他们绝不能让中国搞氢弹,并且派军舰,带着核武器到我们近海来。是可忍孰不可忍。我过去学的东西都可以抛掉,我一定要全力以赴搞氢弹。"

  接受了这份工作,于敏的名字和他从事的事业,从此一起成为了国家最高机密。面对技术封锁,他们从零开始、四处奔波。1965 年,于敏带领团队前往华东计算机所,开始了中国核武器发展史上著名的氢弹原理突破"百日会战"。当时,原子弹和氢弹的研究,都要依靠研究所唯一的一台晶体管计算机。计算机每周只有十个小时能留给氢弹计算,并且大多数是在深夜。与于敏共事多年的中国工程院

 院士杜祥琬至今都对于敏表现出的扎实的物理功底、敏锐的科学直觉印象深刻:"每一个时刻的计算结果打印一张纸,一会就是一大摞纸。我们就盯着这个纸,看这些物理量的变化。有一天于敏就很敏感地发现这个量不对了。他脑子里面非常清晰地知道这些概念该增加了还是该减少了、该正的该负的。"

  于敏是"两弹一星"元勋里少有的没有出国留学经历的"国产"科学家。谈到他在氢弹研制中的贡献,中科院院士何祚庥将他比作"足球场上总能临门一脚、应声入网、起关键作用的人"。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 7 年多,苏联用了 4 年,中国仅仅用了 2 年 8 个月。"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大家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是可以创造出奇迹出来。发达国家能做出来的,我们也能够做出来,并且更快。"于敏说。

  核武器的跨越式发展,为中国的和平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上世纪 80 年代中期,于敏敏锐地分析,美国核武器的设计已经接近理论极限。为了限制他国发展,美国很可能会促成国际社会全面禁止核武器试验。因此,他和邓稼先立即上书中央,建议我国应加快核试验步伐。杜祥琬介绍:"我们还有哪几次必须要做的实验,否则我们的核武库就停在一个半截的发展,他用了一个词,叫‘功亏一篑’,就是不要差这么一点,将来后悔都来不及。"

  此后,我国的核武器研究基本按照于敏、邓稼先的建议书方向进行,成功研制了大幅度小型化、高比威力的战略核武器,掌握了中子弹技术。1996 年,我国签署了全面禁核试验条约。于敏、邓稼先的战略眼光,为我国的国防科技现代化建设,争取了宝贵的十年时间。于敏说,核武器,不是用来杀人,而是要自卫。争分夺秒研制核武器,对维护世界和平至关重要。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先觉说:"美国现在在做反导,一般的武器...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逝世 感想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