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抗疫心得(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抗疫心得
抗疫心得
岁末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肆虐神州大地,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连日来,从中央到地方,从医院到社区,全国上下多方力量投入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也唯有人人行动起来,守责尽责,才能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赢得主动,获得最终胜利。
病毒横行,党群有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能不能带领人民、依靠人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关键在于党组织力量硬不硬、党员本领强不强。在危机和困难面前,我们党始终把维护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面对疫情,党组织应将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看得高于一切,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抓实抓好,压实工作责任,不让老实人吃亏;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干在前、冲在前,拿出敢于牺牲、甘于奉献的顽强品质,不“讨价还价”,将疫情防控阻击战作为检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试金石”。
减少出行,防护知情。
疫情防控阻击战是一场人民战争,广大人民群众都应是一名英勇无畏的战士,而减少外出、做好防护就是普通人对最终战胜疫情做出的最大贡献。此次疫情发生正值春节假期,人员流动性大,走亲访友、聚会聚餐等聚集性场合多,还有一些农村地区群众防疫认识不足、防护本领不强,无疑给遏止疫情蔓延带来了更大的困难和挑战。要加强对群众的教育引导,增强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精准化、
人性化综合施策,劝导群众减少外出、非必需不外出,避免在人员密集的场合逗留,隔离病毒而不隔离“爱”;帮助群众提高防护本领,让戴口罩、勤洗手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在人民群众中筑起一道坚固的安全防线。
明辨言行,善察实情。
面对突发疫情,群众产生恐惧心理本是情理之中,但如果此时谣言满天飞,不仅会加剧群众的恐慌,更对疫情防控带来巨大的消极影响。“抽烟喝酒能杀灭病毒”“钟南山院士建议用盐水漱口”……如此种种谣言,一度在网上疯传,消费着大家的感情和信任,以致“乱花渐欲迷人眼”。主流媒体要及时站出来发声亮剑,坚持人民群众在哪里,舆论宣传就覆盖到哪里,让科学和事实“跑”在前面,驳斥谣言,以正视听;广大群众要提高信息鉴别能力,多从官方渠道获得权威信息,不听小道消息、不“转发”未经证实的消息,善于在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中辨真伪,达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关部门要加强信息发布特别是互联网内容监管,对造谣、传谣的行为坚决依法予以打击。
携手同行,共抗疫情。
非常时期需要采取非常措施。延长春节假期、稳定市场秩序、加强交通管制、调配人员物资,从一线到后方,一连串的务实举措,迅速编织起一张防护大网“围追堵截”,力求将疫情尽快控制。当今社会,各方面高度交融,牵一发而动全身。消灭疫情,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群体的事,需要全社会、全要素密切配合、共同参与。要调动一切有利资源,全力保障前方需要,让一线战斗人员有信心、有力量,以更加饱满的状态和精力投入到紧张斗争之中;要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充实后方保障,“十个指头弹钢琴”,形成战斗“梯队”态势,各方面恪尽职守、各尽其责,形成战胜疫情的强大合力。
我们完全相信,胜利只是时间问题,前进道路上的挫折只会让中国人民更加
团结,更加能够掌握自己的命运,实现我们的奋斗目标。
抗疫心得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时间就是生命,疫情就是命令,灾难就是号角!一线医务工作者、各级党员干部、广大志愿者结束休假、誓师大会、告别家人奔赴“疫”线……他们用坚守“疫”线点燃“万家灯火”。灯火虽小,却能照亮远方的路。
坚守“疫”线的一线医务工作者,以“战时状态”的精神作“油灯”,传递着“万家灯火”必亮的信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工作者视病房如战场,视病人如亲人,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主战场,冲锋在第一线,工作在最前沿,时刻以“战时状态”全面打响疫情防控阻击战。连日来,各地支援的医疗队向着武汉前进;女医生女护士为方便穿防护服剪下长发,医护人员长期佩戴口罩在脸上留下压痕血印,防护服里的衣服被汗水浸透……一个又一个细节被镜头捕捉,一次又一次感动着荧屏内外。他们牢记总书记嘱托,临危受命,或奋战在武汉疫情防控第一线,或暂别亲人逆行驰援湖北,或坚守岗位守护着人民生命安全,彰显了医务工作者敬佑生命、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职业操守,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人民战疫”,记录精神、传递“万家灯火”必亮的信心。
坚守“疫”线的各级党员干部,以“红旗子”的众志成城作“灯芯”,凝聚起“万家灯火”温暖的力量。
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冲锋在前,严防死守,昼夜奋战在防控和保通保畅一线,用履职尽责践行初心使命,用责任担当筑牢疫情防控堤坝,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
第一线高高飘扬,凝聚众志成城抗疫情的强大力量。带头发扬科学精神,尊重科学、相信科学,用科学方法防控疫情;带头做好群众工作,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引导舆论、扶危济困、弘扬正气;带头顾全大局、遵守纪律、坚守岗位。全面加强联防联控,建立健全了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等防护网络,做好疫情监测、排查、预警、防控等工作,严防死守、不留死角,构筑起群防群治的抵御疫情严密防线。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每个党员都是一座堡垒,他们以“红旗子”的众志成城作“灯芯”,凝聚起“万家灯火”温暖的力量。
坚守“疫”线的广大志愿者,以“红袖套”的全力以赴作“灯油”,释放出“万家灯火”必胜的信号。
微信朋友圈总有那么一部分人,每天的微信运动步数都登顶在微信运到的第一名,在我们以“微信运动”1000 以内为社会防疫工作做贡献时,他却每天20000+甚至更多,他就是我们微信运动上被“嫌弃”的人,他们统一佩戴“志愿者工作证”,凭单报到、亮证工作,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小区)、村(组)报到,全力以赴投入“战疫”。在整个疫情防控工作上他们一点也不含糊,“不要聚餐、不要外出、不要走亲访友,加强自我防范”成为这群“红袖套”的口头禅,每天都要重复无数遍。他们穿梭奔走在街头巷尾,他们做的是细致入微的小事,传递出来的却是蓬勃不竭的大爱力量。闪耀在基层“疫”线的“一抹红”成了这个春节里最美的身影,诠释了可敬的“初心”,可贵的“坚守”,释放出“万家灯火”必胜的信号。
坚守“疫”线,无时无刻都传递着坚定必胜的信号,坚守“疫”线必能点燃“万家灯火”,这场战“疫”,我们终将取胜!
抗疫心得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重大考验面前,更能考察识别干部。对表现突
出的,要给予表扬表彰、大胆使用;对作风飘浮、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的,要严肃问责。”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道。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劲的关键阶段。关键时刻,最能考验一名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政治素养、责任担当、本领能力和工作作风。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很多地方纷纷出台措施,启动火线提拔干部工作,把“官帽”用于激励更多党员干部在战“疫”中冲锋陷阵、拼搏奉献,让那些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战将、猛将得到真正的实惠。
常有这样两种人。一种平时踏实干事,有过硬本领,凡事干在前,关键时刻总是第一个冲上去,不顾个人安危,不图功名利禄,是典型的“老黄牛”“实干家”;还有一种则是平时下表面功夫,遇事能躲则躲,关键时刻喜欢拖在后面,喊喊空口号、耍耍嘴皮子,眼见有利可图时便精心算计,只在“看得见”的地方做做样子,最后到处邀功领赏,是十足的“伪事者”“官油子”。面对提拔机会时,前者往往因为表现优秀而被组织发现、被群众认可,他们是“因上而提”,提拔自然水到渠成;后者则投机取巧念“歪经”,事事只唯上,时时计得失,他们便是“因提而上”,这样获得的提拔往往经不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早晚露出马脚。
识别提拔干部,既要看平时一贯的表现,也要看关键时刻的担当。疫情防控是对党员干部队伍的一次“大考”,是检验干部理想信念、政治品德、能力作风的“试金石”,在防控一线识别重用优秀干部,是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走在前、做表率的重要措施,更是培养锻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重要途径。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很多党员干部舍身忘死、无私无畏地冲锋在一线,用血肉之躯构筑起了最坚固的“钢铁长城”,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他们是真的“猛
将”,他们在关键时刻的表现源自于平日“不舍寸功”的积累,自身过得硬,关键时刻自然敢“亮剑”。反观那些平日里做“虚功”,只在领导“眼皮底下”做事情的干部,在这次阻击战中,先是急于“隐身”,当起“看客”,等看到明确有“提拔重用”的举措后,便伺机登场,在防控一线做做样子便忙于自我“装饰”,这样的“假猛将”,只在关键时刻“插一脚”“走过场”的表现是得不到群众认可的。
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真的猛将,敢于直面肆掠的疫情,他们走上一线,是初心使命的指引,是职责更是本能,他们从开始就有信心有勇气有能力打赢这场阻击战,在任何时候任何境遇都是经得起大风大浪考验的。而那些投机取巧的假猛将,他们走上一线,是带着“不纯”动机的,有畏惧也有侥幸,如果褪去光鲜亮丽的外表,就只剩下唯利是图、精于算计的丑恶嘴脸,终会原形毕露、惨淡收场。
大浪淘沙,历史只会记住那些逆行者,不会眷顾那些伪事者。火线识别提拔重用干部,不妨把识别的焦距放“长远”一些,要坚决做到干部是因为“上火线”而提拔,坚决防止干部因为想提拔而“上火线”。要精准制定立一线识别干部办法,突出一线全程研判,建立纪实制度,不给“插一脚”“做样子”的人任何机会;要结合平时一贯表现,看能力也看德行,淘汰那些平时干工作敷衍塞责、习惯邀功讨赏的,关注那些平时积极干事、作风过硬的;要下沉到防控一线,既听社情民意,又看工作实绩,把那些群众真正认可的干部精准选出来、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