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曾国藩 心得体会6篇
读曾国藩 心得体会篇1
曾国藩,晚清时期一个传奇式人物,建湘军、平长毛、兴洋务,由一介书生成为官居一品,汉人中最高官位大学士,与其为人处事的方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一、修身律己。曾国藩治学以修身,他尊崇且钻研程朱理学,早年拜镜海先生门下,学习儒家思想,信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论。他官拜高位,但生活很简朴,坚持喝家乡的绿茶,坚持使用简陋的木箱,湘军攻克金陵,官员大肆掠夺财物,作为湘军统帅,他不敛财,未攫取一丝一毫。
二、善于用人。曾国藩深知天下之大,事变至殷,绝非一手一足所能维持,必须举天下之才会于一,乃可平天下兴国家的道理,因而他把发现人才,奖掖人才,培育人才,重用人才作为自己分内的任务。对于战事,作为文人,他知之甚少,他发现重用了一批如鲍超、罗泽南、彭雪麟、杨载福等人,帮他攻城克寨,与他共铸辉煌。曾国藩身边有许多幕僚出身卑微,大多是在毛遂自荐时被曾国藩相中,许多人年纪轻轻,而曾国藩都以礼相待,平等相见。曾国藩在于太平军和捻军作战时,许多方略、计谋都来源于普通的幕僚,在屡次官场上险象环生时,这些门客出谋划策,渡曾国藩于危难之中。
三、谨言慎行。曾国藩行事谨慎,懂得审时度势,遇事总会上下琢磨,前后思量。他深知皇上对汉人猜忌甚多,如要建立一支曾家军,从皇上到朝野满人都不会放心,他通过深思熟虑保奏塔齐布,摆在自己之上,来消除皇上及朝野满人的顾虑。在立下平定太平天国大功后,曾国藩手握二十万湘军,且位高权重,他恐皇上与满朝猜忌,一再要求归回以完晚节,在未获准以后又大裁湘军,借以消除皇上的猜忌。在对待肃顺上,他深知权臣手腕,虽皇室肃顺对曾国藩爱惜有加,并多次提携,但他也意识到肃顺虽大权在握,却树敌太多,以后会遭不测,顾私下不予忘来,正是他的妥善处置,后来肃顺虽被扳倒,但曾国藩依然受到重用。
读曾国藩 心得体会篇2
用时一晚,酣畅读完,以前读过毛泽东/刘邦/武则天类的传记,因采用传记演义形式,虽故事感、可读性很强,然觉很假,不知有几分真实,大多作者意淫。张宏杰所著《曾国藩传》,引用颇为详实,且有白话文注解,有证可查,真实性靠谱,似国外著作,十分专业,颇喜。是我读过的传记里很好的一本,会推荐周围喜爱名人传记的人试读。
正文 进入正题,究曾公一生之所以能立功、立德、立言,个人总结其具备最重要的十一大优点,很多值得我辈学习: 第一、下苦功曾祖上从未出过高官,世代务农,其祖父发下誓愿让后辈读书做官,受祖父、父亲的影响及遗传继承了中国传统农民的美好良好品质,虽天资不甚聪慧,然坚韧异常,能吃苦肯吃苦,越笨拙越努力。至今想起其在屋内背书5遍依然不会,而梁上君子已经可以背诵,终愤然离去的场景,会忍俊不禁。多少少年仲永成年后默默无名、泯然众人,皆因自作聪明、愿走捷径而不愿下苦功,这是影响曾一生的可贵品质,也直接影响其为人做事、做官、带兵的风格方式。第二、事有常他给自己弟弟的心中写到,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所谓有常,就是做事有恒心、能坚持、有始有终,能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工作、记日记、锻炼身体、练字、读书、作文等生活习惯,哪怕是临终身体大限降临前依然如此,难能可贵,令人钦佩。我们普通人只会想着好好休息、调养、享受最后的人生时光,这就是境界不同带来的差距。
第三、能自律说戒烟就能戒烟,成功人士的标志,体现高度的自律性。曾国藩也是个老烟枪,下定决心戒烟后,很快就戒了,其对此事洋洋自得,甚为骄傲。不抽烟的人,不能明白其中的痛苦。观其今后的人生,总是能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给自己立下十二条军规,终其一生从未放松。可敬可叹。
第四、善自省这是让我最佩服曾公的一点,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不知它老人家是通过什么方式如何自省的,今已无据可查,全凭内心。而曾自省的方式是通过记日记,不是记流水账,而是分成工作、应酬、学习等好几大模块,从细节着手,小到一句话、一个念头、一个想法,如有不符合自己的标准,都会记录下来,真正是反思自省。记得其中有一个细节,曾听说有个朋友纳了个非常好看的小妾,第二天非要去他家观看,过过眼瘾。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原来曾公年轻的时候也是个性情少年。你看,伟人也和我们普通人一样。你会时常看到他的心中有两个小人在打架,在左右摇摆,白天情不自禁犯了错,晚上在日记中深深责骂自己,这样的场景似曾相识吧。犯错并不可怕,同样是犯错,区别是伟人及时反省、知错能改,而我们犹不自知。曾公写日记反省不是自创,而是借鉴别人才采用的。看样子,我也得拾起日记了。
读曾国藩 心得体会篇3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即将崩溃倾倒的清王朝又延续了60多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蒋介石也是如此,他也表明一生中独服曾国藩。蒋介石还把《曾国藩家书》作为黄埔军校的教材来治军育德。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这是近代志士仁人脍炙人口公认的一句名言。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守穷"的官场绝学。"穷为保官之道,穷为善身之道"这是他的一个信条,这信条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他写一副对联"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来激励自己,一生做个"文官不贪财,武官不怕死"的守穷廉政的好官。在家书里可以看出,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
是最好的哥哥,能教导和照顾好弟妹,体贴入微;
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今人看来高不可攀的。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人情冷漠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里,认真地读读《曾国藩家书》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真是值得每个人一读,尤其对当今的富二代教育大有裨益。自古看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多因纨绔子弟的"文官爱财、武官怕死"丢了世袭荫泽。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着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毛泽东说他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是很准确的。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
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他写出的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个朝代的文坛,可谓是道德文章冠冕一生的人物。
读罢《曾国藩家书》,我油然而生的除了敬佩还是敬佩!
读曾国藩 心得体会篇4
九月,两会安保加上防范台风“山竹”,生生把所里的同志们忙成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看着大伙“电量红格”的样子,实在不忍心催大家交读书心得。于是只有改变自己“慢品”的阅读习惯,开启外挂模式,用两天的时间囫囵吞枣地读完了《曾国藩传》。下为拙见,汝且阅之,权当杂论。
在我的知识储备中,曾国藩是清末湘军名将。不过与中国传统名将不同,曾先生是认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初用兵时逢战必败,逢败必寻短见,还又都每次都死不成!正当你感叹他烂泥扶不上墙时,突然峰回路转,终于从失败中总结出一套战法,也是唯一的战法。类似于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围点打援,但曾先生更绝!战法就两个字:砌墙!也就是说他在城里防御时就砌高墙固守,然后调集援兵内外夹击敌军。如果换他进攻就在敌人的城池处砌更多的墙,一是围困城中之敌,二是阻滞援兵。待敌疲惫,再各个击破!话说做曾先生的敌人也够憋屈的,天天面壁啊!想想自己小时候因顽皮被老师罚面壁思过,我就对太平军将士莫名生起同情之感。
可从《曾国藩传》中,我读到的是曾先生对成功的养成。出兵平乱是为臣的责任,失败自杀是对结果的担当,有将如此,我想兵也不会弱到哪去。至于在失败中学习,那就是他从小起早贪黑苦读养成的习惯,所谓水无常形,兵无常式。能在战败中总结出太平军长野战、短守城的特点,及时调整战术战,则是学习中的机变。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是战场上的制胜之匙,也是曾先生的为官之道。他善识人也善用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容人!用人不避亲,重用弟弟曾国荃能上阵杀敌,收复南京。能识人用能,启用李鸿章内外斡旋再续晚清数十载寿数。更能容忍左宗棠对其诸多攻讦,隐忍退让,最终成就老左收复新疆,奠定了我大中华的西北版图!
我斗胆借用林语堂先生评价苏东坡的一句评语:曾公,真高士也!
读曾国藩 心得体会篇5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后来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官场楷模"。他整肃政风、倡学西洋,开启"同治中兴",使大厦将倾的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其功业无人可以效仿,而他的着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泽被后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是近代中国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是从清朝官吏到现代很多人都崇拜的主要偶像之一。青年时代的毛泽东就曾说过:"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影响之大。
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着的《曾国藩家书》是研究曾国藩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真知良言。尽管曾氏着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使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政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自近代以来曾国藩就被政界人物奉为"官场楷模"。他熟读中国历史,对官场之道参深悟透,积淀了一整套官场绝学,用之于中国官场,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
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求人生理想、精神境界和道德修养,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劝世化俗的价值,值得每个人一读。大多数官宦之家,盛不过三代,而曾氏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着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科学家和高级干部。曾国藩具有高深的学问素养,是一个"办事(干出事业)兼传教(留下思想学说)之人"(毛泽东)。他一生勤奋读书,推崇儒家学说,讲求经世致用的实用主义,成为继孔子、孟子、朱熹之后又一个"儒学大师";他革新桐城派的文学理论,其诗歌散文主持了道(光)、咸(丰)、同(治)三朝的文坛,可谓"道德文章冠冕一代"。
读曾国藩 心得体会篇6
九月,两会安保加上防范台风“山竹”,生生把所里的同志们忙成了三过家门而不入,看着大伙“电量红格”的样子,实在不忍心催大家交读书心得。于是只有改变自己“慢品”的阅读习惯,开启外挂模式,用两天的时间囫囵吞枣地读完了《曾国藩传》。下为拙见,汝且阅之,权当杂论。
在我的知识储备中,曾国藩是清末湘军名将。不过与中国传统名将不同,曾先生是认真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初用兵时逢战必败,逢败必寻短见,还又都每次都死不成!正当你感叹他烂泥扶不上墙时,突然峰回路转,终于从失败中总结出一套战法,也是唯一的战法。类似于毛主席他老人家的围点打援,但曾先生更绝!战法就两个字:砌墙!也就是说他在城里防御时就砌高墙固守,然后调集援兵内外夹击敌军。如果换他进攻就在敌人的城池处砌更多的墙,一是围困城中之敌,二是阻滞援兵。待敌疲惫,再各个击破!话说做曾先生的敌人也够憋屈的,天天面壁啊!想想自己小时候因顽皮被老师罚面壁思过,我就对太平军将士莫名生起同情之感。
可从《曾国藩传》中,我读到的是曾先生对成功的养成。出兵平乱是为臣的责任,失败自杀是对结果的担当,有将如此,我想兵也不会弱到哪去。至于在失败中学习,那就是他从小起早贪黑苦读养成的习惯,所谓水无常形,兵无常式。能在战败中总结出太平军长野战、短守城的特点,及时调整战术战,则是学习中的机变。顺势而为,因势利导是战场上的制胜之匙,也是曾先生的为官之道。他善识人也善用人,更难能可贵的是他能容人!用人不避亲,重用弟弟曾国荃能上阵杀敌,收复南京。能识人用能,启用李鸿章内外斡旋再续晚清数十载寿数。更能容忍左宗棠对其诸多攻讦,隐忍退让,最终成就老左收复新疆,奠定了我大中华的西北版图!
我斗胆借用林语堂先生评价苏东坡的一句评语:曾公,真高士也!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曾国藩 曾国藩阅读心得 读了曾国藩的人生感悟 曾国藩的读书体会 曾国藩的读书心得 看完曾国藩有什么感想 曾国藩家书读后感和个人心得 曾国藩感悟人生 曾国藩传心得体会 读曾国藩家书心得体会 读曾国藩的启示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