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百纳范文网>共同富裕 > 心目中的共同富裕11篇

心目中的共同富裕11篇

时间:2022-11-09 09:10:07 来源:网友投稿

心目中的共同富裕11篇心目中的共同富裕  浅谈共同富裕基本内容形成条件如何实现如何实现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如何认识共同富裕关系到对当前存在的一些收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心目中的共同富裕11篇,供大家参考。

心目中的共同富裕11篇

篇一:心目中的共同富裕

  浅谈共同富裕基本内容形成条件如何实现如何实现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如何认识共同富裕关系到对当前存在的一些收入差距、贫富悬殊的正确理解问题,关系到对社会主义事业前途的信心问题。论文认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乃至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共同富裕,不是绝对的平均富裕,而是社会成员间存在一定收入差距的相对共同富裕。应该把这种共同富裕理解为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成员的收入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绝对共同富裕——无差别的共同富裕

  深刻领会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应着重把握以下要点:二、共同富裕的

  内容

  共同富裕是一个久远的历史课题,同时也是一个现实问题,更是一个未来课题。那么这个课题的共同富裕到底是指什么呢?下面我们进行分析:

  (一)共同方面的含义:一是经济地位平等,共同享有经济支配权和控制权。在共同富裕的经济社会里,所有人处于平等的地位,这种平等不是简单的法律规定或者社会认识,而是体现在经济优势上。即:不是通过法律的手段或者政治的手段来维持保障经济地位的平等,而是各个阶层和劳动者个体在经济要素方面拥有相互抗衡的经济实力。通过经济措施的努力,将把劳动力和劳动文化培育成可以与劳动物质相抗衡的劳动因素,同时都具有资本抗衡的能力。在共同富裕的经济社会里,没有雇佣关系,也没有资本家或者无产阶级,而是劳动力及其资本的拥有者、劳动文化及其资本的拥有者和劳动物质及其资本的拥有者,以及单纯的资本拥有者。各种拥有者的地位是一致的,不仅体现在政治法律里,更体现在经济优势里。由于经济地位的平等不是一个政治虚名或者法律虚名,所以会直接共同享有经济支配权和控制权。二是公正公平分配,全面消灭剥削,共同享有劳动成果。在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剥削有劳动力剥削、劳动文化剥削。劳动力剥削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成本回收不完整,劳动力成本包含从把胎儿培养成劳动力的所有资金耗费,以及在形成劳动力后维持和发展劳动力的所有资金耗费,当然享乐性的资金耗费不计算在之内。如果成本不能回收,那么劳动力的耗费上就直接形成负资产或者说仅有最低底线的自然生存和繁衍的资产。这些成本的回收应当可以维持劳动者一生在衣、食、住、行、医疗、健身、学习等方面的资金耗费。可是,许多的劳动者是居无定所,医疗无钱,养老无钱。在当前,众多劳动者无法偿还父母和社会的养育、培养的资金耗费;开始劳动后无法购置维持劳动力存在的房屋和一些生活、学习、工作等必须品;失去劳动力后无法安度晚年。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应当知道到底是当前的生产力无法解决这些问题,还是剥削造成的。二是劳动力创造的相应的增殖价值部分或者利润部分被剥削了。结合第一点,那些产生、维持劳动力的资金耗费形成了整个劳动力的成本,但是这个成本并没有象劳动物质和资金那样成为生产成本,并参与增殖价值或者利润的分配。凭什么劳动物质的资金耗费和直接的资金耗费成为了分配增殖价值或者利润的资本,而劳动力的资金耗费就不能参与增殖价值或者利润的分配呢?这就是剥削!当前我们许多劳动者不仅应有的增殖价值或者利润被剥削了,甚至连成本都被剥削了。劳动文化剥削主要体现在劳动者的创新研

  究没有得到正确的增殖价值评估或者利润评估,它们应当拥有的增殖价值或者利润被一个简单的奖金或者工资、甚至是几句奖励的话就代替了。这就是劳动文化剥削!总体上讲,劳动力的维持资金和使用资金是资本,享有成本收回和分配利润的权利;劳动文化的维持资金和使用资金是资本,也享有成本收回和分配利润的权利;当然,劳动物质的维持资金和使用资金是资本,也享有成本收回和分配利润的权利;单纯的资本同样享有享有成本收回和分配利润的权利;所有劳动要素都必须拥有资本才可以存在,都必须享有资本的一切权利。共同富裕社会将实行公正分配、按劳分配、创新分配和公平分配,彻底消灭剥削,共同享有劳动成果。

  (二)富裕方面的含义:一是物质产品方面的富裕。人民群众拥有丰富的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方面的物质必须品。物质产品不仅是经济活动的基础,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需品。这是共同富裕的基本标志和要求,物质生活的富裕程度是共同富裕的基本指数,没有丰富的物质产品,就不可能算为富裕。二是精神产品方面的富裕。这包含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娱乐等方面的精神文化产品。精神文化产品有两大类,一类是本身载有意识事物的一类文化产品,如书籍、光碟、硬盘、报刊、邮册、图画、相册等,这些产品物质本身并不是消费需要的,需要的是其载有的意识事物。如果将其载有的意识事物转载到其他载体上,就不再是精神产品了,就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物质产品。另一类是本身就是精神产品,如盆景、雕塑、饰品、古玩、歌舞、戏剧、影视、相声、小品、演说等。三是服务劳动产品方面的富裕。这主要是指人民群众可以充分享有医疗、教育、保险、健身、娱乐、购物、交通、救援、交际、法律、政府服务和民主维权等服务方面的权利和条件,同时包含市场上广泛存在的服务劳动产品。四是生态环境方面的富裕。这是指人民群众均能享有安全、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也就是拥有蓝天白云、清新的空气、清洁安静美丽的环境、健康的活动空间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民群众的消费和生活的基本要求与以前有很大的区别,所以仅有的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是不够的。共同富裕的需求内容应当按照当时人民群众或者人类生存、发展需要的标准进行定义,并且可以适时调整。一是认清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什么是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结合上赋予共同富裕以科学的内涵。在共同富裕这个概念中,“富裕”反映了社会对财富的拥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共同”则反映了社会成员对财富的占有方式,是社会生产关系性质的集中体现。共同富裕包含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两方面的特质,从质的规定性上确定了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地位,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和奋斗目标。二是明确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表明:我们既不能离开共同富裕讲发展生产力,离开了就会导致两极分化;也不能离开发展生产力讲共同富裕,离开了就会导致共同贫困。可见,共同富裕的实现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坚持社会主义,防止两极分化,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牢固的政治保障。三是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邓小平同志提出,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带动多数地区和多数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个先富带后富、实现共同富的战略构想,是邓小平同志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创新,是共同富裕思想的主要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一项大政策。怎样把握时机用好这项大政策?邓小平同志又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成为我国在达到小康时实施先富带后富战略的重要指导思想。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归结起来,主要包含四个层次:一个总目标———实现共同富裕;一项大政策———顺应经济发展规律,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先富裕、先发展;一条主渠道

  ———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人帮助后富的地区和人,先富带后富,最终共同富;一个大原则———把握适当的力度和时机,解决发展的不平衡和调节贫富悬殊问题。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想实现共同富裕,就要做到一下几点:(1)继

  续大力发展生产力:生产力是根本,好比我们的“共同富裕”大厦的根基。想要真正的实现共同富裕,这一点必须坚定不移的保证。不过,发展生产力我们必须把握好一个“度”,就像“可持续发展”中说的一样: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换句话说,政府必须在这个这项工作里下大力度。既不能不发展,也不能头脑发热的一个劲的发展。因为我们的政府是一个“不偏心”的政府,这些事情他们一定会全力去处理。(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与科教兴国战略:在前面的文章里我也提到了科技的重要性,如果说“科技”是“共同富裕”的基础,那么“教育”就是“科技”的基础。所以说,大力发展科学技术非常重要,只有社会整体科学技术水平上去了,我们才能真正的实现“富裕”。同时,不仅仅是对高端人才的培养。服务于广大人民的义务教育、各种渗透在生活各个角落的教育同样重要。(3)尽全力保障那些暂时还处于“贫困”状态的人的利益:部分人的贫穷是,永远是“共同富裕”中必须要面对问题。一些人,可能因为如能力、天生条件、后天培养不足、机会各种问题。在某一个时期依旧贫穷着。面对这样的人,我们必须尽量保证他们的利益。其中,好包括几个小点a)医疗问题b)交通问题c)教育问题d)房价问题e)官二代、富二代问题f)其他不公平问题在处理这个问题上,而我们政府的优越性更加的显而易见。前面我已经提到了,我们的政府,是要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的,这些不公平的情况是不能存在的。另外,有些人可能还有疑问:在这些问题上,那些资本主义国家做的远远超越我们。比如美国,他们的教育、医疗都几乎是免费的。“美国梦”也说明了他们的社会机遇的分配是十分平等的。有这个疑问,是因为提这个问题的人没有着眼于历史。对比一下,曾经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有这么完善吗?没有!后来,他们发生了很多次各种各样的危机才逐步演变成目前的状况。但是,说实在的,在某种意义上,是资本主义国家在经历了各种危机后发现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在逐步改善,逐步向着。社会主义国家应有的方向发展。这些足可以看出我们社会形态的优越性。对于这一项优越性,我们一定要大大的发扬。这就是要建立社会保障体制,尽全力保障那些暂时还处于“贫困”状态的人的利益。如果说拉开贫富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第一价段,那么当前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保持上限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不断缩小上下限的差距。在经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后,相信我们终将实现共同富裕。

  七、共同富裕的历史启发

  在世界历史上,不论是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有一些追求共同富裕的措施和办法,不同之处仅仅在于出发点和目的不一样,但是在效果方面相差不大。下面,对历史上追求共同富裕的措施和方法进行理论上的总结和概括:

  一是生产力发展途径。这个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主要体现在初次分配上,主要手段是提高工资档次,以此增加劳动人民的实际收入。在这个途径上,经济政策的实施者并没有想实现共同富裕这个美好而伟大的理想,其目的是为了消除经济隐患,创造稳定的经济环境,共同富裕仅是一个附带效应,剥削现状和赖以剥削的条件都没有改变。虽然剥削依然存在,但是通过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劳动人民得到的劳动成果比以前多了,生活比以前富裕了。当然,多分给劳动人民一点劳动果实也并非情愿,而是在劳动人民的反抗之下的无奈之举,或者是对经济矛盾妥协。这条路径的优点是生产力发展进步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强

  大了,拥有优越的竞争能力和生产能力。其缺点是剥削程度加重,财富分配失去均衡,整个社会发生财富倾斜,生产、分配、消费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虽然可以采取借贷等手段暂时缓解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并极大的短暂的调和实际财富倾斜的现状,但是这些手段只能让经济矛盾越积越深,最终导致不可化解的矛盾爆发。这个方法是以发展生产力的方式增加社会财富,劳动人民也受益于生产力发展,得到了更多的财富,但是从根本上讲,它是不顾及分配问题的和剥削问题的,所以不是真正的共同富裕道路。这个途径给我们的启示是,生产力发展可以让人民群众富裕,但是不消灭剥削,人民群众无法真正富裕。

  二是均衡再次分配途径。就是在初次分配不均衡的情况下,通过再次分配达到分配均衡的目的,这是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的。这个途径可以提高国民的个人实际收入,同时也可以通过再次分配的方式调和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使整个经济体系和谐运转。其实现手段是提高国民福利待遇、失业救助、增强社会保障体系以及打造共享的公共服务体系等。其优点是通过政府性的国民分配行为对低收入者进行扶持,缩小整个社会的财富差距,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其缺点是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分配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因为其手段是再次分配。再次分配的劳动成果是大众性的税收收入,而不是直接削弱剥削程度而得的收入。根本上,是不可能解决分配和消费之间的矛盾,因为剥削阶级的剥削部分并没有减少。实际上,这是一个贫穷的收入相对高的人民群体对另外一个收入相对低的人民群体的帮助,就是一个集体的慈善活动。均衡再次分配的共同富裕途径,没有真正解决剥削问题,也没有真正解决人民个体没有经济主导能力的问题。接受再次分配的人民群众,不是走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而是走在被慈善的道路上,因为他们没有经济主导权,对经济来源没有支配权和控制权。这种情况,不论是在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在中国,都是属于一个性质的,其事实作用没有任何差异。这个途径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解决劳动人民对经济的主导权问题,也就是经济支配权和控制权的问题,只能是被慈善,而不是共同富裕。

  三是平均分配途径。这种分配方式主要存在于计划经济体制中,其分配计算不考虑各个劳动因素或者生产因素在整个生产过程中的增殖或者利润作用,并把各个因素同等起来,进行平均分配。这种分配方式虽然有一定的按劳分配因素,但是“劳”与增殖劳动或者利润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计算。由于其分配方式没有体现效率的作用,以及资本和文化的作用,抑制了优势因素参与生产或者劳动的积极性,最终抑制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由于计划经济的原因,抑制了整个经济社会的运动活力,直接导致生产力发展缓慢。当然,由于生产力得不到优势发展,也就不可能创造共同富裕的财富,但是这个分配方式的惟一优点就是消除了贫富差距。可是这个优点不会永远存在,会因为财富创造能力的降低而消失,甚至人民群众得到的实际财富会减少到比在剥削社会得到的财富还少。这个途径给我们的启示是,没有先进的生产力,即使是消灭了剥削和消除了两极分化,也是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的。

  综合三个启示,得出的结论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必须是统一的行动,也就是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本身是在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创造经济条件,而“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本身是在“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二者必须是高度统一和协调的。同时,劳动人民个体必须掌握到相应的经济主导权,才能真正创造财富而拥有财富。实现了这些条件,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人类之伟业,就需要全人类来完成!我们实施的不是主义性战略,而是全人类安居乐业,共同富裕的战略!让我们怀抱世界而拥有世界!

  

  

篇二:心目中的共同富裕

  1p172在他看来中国现在还比较落后如果走资本主义两极分化的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但绝大多数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民族矛盾区域矛盾阶级矛盾就会发展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及其践行价值

  作者:李炳炎杨善奇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02期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根本原则,共同富裕要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其物质条件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其实现途径是先富带动后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强调以人为本是共同富裕的本质与核心,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协调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可持续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是防止产生两极分化的理论武器。[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科学发展观;两极分化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4)02-0020-09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尽管共同富裕思想源远流长,但随着空想社会主义被改造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人类共同富裕的理想才变为科学,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题,多角度、多层次地论述了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这个理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主要内容(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根本原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特别强调共同富裕。他多次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要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上述是邓小平讲话、谈话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思想,这个主题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尽管20世纪的中国人对于富裕和贫穷有深刻的感性体验,但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对待贫富问题长时间陷入理性的迷茫。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我们还按战争年代的那种朴素的思维模式,把国人排列到穷人和富人、好人和坏人的方阵中:穷人者,好人也;富人者,坏人也。于是,人人忌富、怕富,谈“富”色变。“一九五七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一哄而起搞人民公社化,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吃大锅饭,带来大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灾难。„文化大革命‟就更不用说了”[1](P115)。由此造成人民生活越来越贫困,发展到后来好像越穷越革命、越穷越社会主义,贫穷成了真理和正义的化身,富裕成了谬误和罪恶的渊薮。邓小平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和理论探索,在社会主义应该贫穷还是富裕这个根本性问题上进行了拨乱反正。邓小平深刻批判了“四人帮”主张的贫穷的假社会主义。他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2](P312)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3](P52-53);“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1](P265)。他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1](P142);“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P36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P373)在上述社会主义本质规定中,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根本目标、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与社会关系、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与最终目的统一起来,划清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界限就是社会主义坚持共同富裕,这是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共同富裕的构想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首要的基本问题,因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科学界定,成为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主干。(二)共同富裕要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直接目的。剥削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也只有在社会生产力比较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被消灭。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尽管剥削制度早就被消灭了,但剥削阶级的思想影响还存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能对奴役劳动者行为依法进行有力打击,对收入差距扩大适当加以限制和调整,新中国成立后早已绝迹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就有可能死灰复燃,也可能出现两极分化。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强,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1](P111)怎样才能保证不走邪路?邓小平认为必须坚持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1](P149)他说:“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坦率地说,我们不会容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1](P172)在他看来,中国现在还比较落后,如果走资本主义两极分化的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但绝大多数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民族矛盾、区域矛盾、阶级矛盾就会发展,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三)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是大力发展生产力1.发展生产力是消除贫穷的前提,只有消除贫穷才能走向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发展生产力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消灭贫穷。他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2](P128);“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2](P128)。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矛盾,但其中有一个矛盾居于主导地位,决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2](P182)邓小平把“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和“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看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强调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本来就应该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邓小平论证了发展生产力、消灭贫穷的原因。首先,从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看,“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P116)其次,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建立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而不是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过渡来的,贫穷的现实决定我们首先要消灭贫穷。邓小平说:“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的一段很长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所以,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P10)同时,我们现在搞的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因为“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1](P265)。另外,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叫共产主义[1](P137),而共产主义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需要生产力高度发达。他指出,从来就没有贫穷的共产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3](P52-53)。2.发展生产力能为走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也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他指出,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到了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必然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这就意味着:第一,共产主义社会是典型的共同富裕的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最完美、最典范的表现形式;第二,既然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就要尽可能地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为将来进入共产主义准备基础;第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加快共同富裕的步伐,首先实现社会主义阶段的目标;第四,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又是共同富裕的完美形态,是“没有人剥削人的制度,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P137)。根据以上分析,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原则的高度:“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1](P172),其中发展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共同富裕是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二者都是社会主义的原则。1992年南方谈话时,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加以概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社会主义的首要方面,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显然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四)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是先富带动后富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邓小平对怎样实现共同富裕讲得最多、最明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有条件发展快的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帮助和带动发展慢的地区和个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构想中最具创造性的思想,是对共同富裕的一种规律性认识。在这个构想中,先富是作为后富和共富的条件提出来的,一开始就被共富目标所规定。在先富、后富、共富链条上,部分先富是手段,共同富裕是目的,先富只有加上后富,最终才能达到共同富裕。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把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作为一个大政策提了出来。这个大政策以承认差别、克服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为切入点,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前提条件,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他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1](P155)。让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示范力量,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比较快地富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新办法”。这个大政策和新办法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状,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的战略决策。第一,共同富裕只有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才能逐步实现。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这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二,由于历史、地理、传统和文化等原因,我国现实生产力存在着多层次、非均衡的特点,物质基础、资金积累、生产条件、劳动资源都不一样。承认差别,允许和鼓励有条件的先发展,条件差的创造条件、逐步发展,才能缩小差别,最终消除差别。第三,在我国存在的多种经济成分中,由于生产关系不同,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经营水平和机遇不同,分配方式不同,人们的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自然不会一样。第四,就劳动者个体而言,人们的智力、体力和技能不同,所处的环境、地区和就业部门、单位不同,再加上家庭人口不同,平均收入和实际富裕程度也不一样。总之,由于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所决定的收入分配方式等差别的存在,决定了共同富裕绝不可能是同时富裕、齐步走。因此,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便成了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和逻辑起点。让部分人、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拉大了我国东西部的贫富差距,但终究是我国共同富裕实现过程的开始,是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是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共同富裕的局部实现。部分先富说到底只能是手段、途径而非目的,不能总是停留在部分富裕阶段,让部分人富裕而另一部分人贫穷。所以,邓小平随后又及时提出了“两个大局”思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1](P277-278)可见,“两个大局”是对一个大政策的深化和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一个具有战略性、步骤性的构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让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不是搞两极分化,不会产生两极分化,也不容许两极分化,这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中坚定不移的原则。邓小平对先富和两极分化的关系给予了斩钉截铁的回答: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防止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的路。他设想,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并初步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1](P374)“对先富裕起来的个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还有,提倡有的人富起来以后,自愿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1](P111)先富帮后富是先富起来的地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也是先富起来的个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当然,国家必须在政策和法律上保护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的合法利益,不允许随便向他们搞摊派、拉赞助,随便吃大户。当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后,收入分配有可能出现差距过大甚至是两极分化的问题。为此,邓小平强调一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二要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对于防止两极分化和收入差距过大起到巨大作用,“要把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要区分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4](P470)。在这方面我们的基本方针应该是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和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既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一)以人为本是共同富裕的本质与核心邓小平强调共同富裕有一个最基本的立足点: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人民是社会主义的主人。第一,实现共同富裕为人民。邓小平一再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1](P155);“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1](P255)。他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代表着人民的最大、最根本的利益,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就是说,人民应成为社会财富的享有者,实现最大的权益。第二,人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决定性力量。邓小平反复讲,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他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P380)第三,一切遵从人民的意愿。邓小平说自己是“人民的儿子”,提出要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是非成败的根本标准,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嘱一定要“聚精会神地做几件使人民满意、高兴的事情”[1](P312)。他说:“人民,是看实践。人民一看,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改革开放好,我们的事业就会万古长青。”[1](P381)由此可见,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体现的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标准是其深刻蕴含着的本质与核心。我们党进一步强化这种本质与核心,提出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以人为本与此是完全相通、一脉相承的。共同富裕思想始终贯彻着人民是主体、人民是主人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社会价值观,以人为本则是这一思想内涵顺理成章的引申和升华。人民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共产党人竭尽全力奋斗的最高理想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最大利益为最高准则。胡锦涛指出,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坚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始终信任和依靠人民群众,坚决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要始终诚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坚持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根本准则。这就把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进一步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即由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上升到了党要领导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理念。(二)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邓小平把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题,认为发展(首先是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是硬道理,强调发展是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他要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认为两大文明都建设好了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指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P208)由此可见,邓小平所强调的共同富裕是全国人民的全面富裕,共同富裕要求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这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我们党对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认识日益提高,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全面发展”,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它向我们指明,全面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人民的生活需要是多方面的,在物质生活已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就更迫切得到相应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向富裕、民主、文明三大目标协调推进。因此,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注重“三大文明”一起抓,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这样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协调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邓小平所讲的共同富裕,既强调“富裕”又强调“共同”,其实质是反对和防止两极分化,让全国人民都享受富裕美好的生活。但“共同”不是“同步”,更不是“平均主义”。共同富裕是一个理想的最终目标,其实现需要一个长时期的过程,具体途径是“先富带后富”和区域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题中之义,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协调则是对这一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强化。从上述构想可以看出,拉开收入差距是为了最终消灭差距,支持一部分地区先富的目的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就是协调发展的辩证法。尽管我国已经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东西地区发展的差距逐渐拉大,在发展进程中的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我国的发展进入了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动期,它可能有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不好,社会出现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加剧,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和社会的动荡。针对新的发展阶段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提出了加大宏观调整力度、实现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中突出强调协调发展,明确提出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和自然、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基本要求。党中央已经决定实施一系列战略举措:一是在党的十五大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决定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通过加快这些地区的发展实现全国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二是突出解决“三农问题”,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税费改革基础上,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一体化发展;三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尽力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提高最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并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显然,在奔向共同富裕的发展进程中,统筹与协调的力度在加大,我国经济社会将在更高层次上稳步发展。(四)可持续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式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中包含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一,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实现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统一。邓小平指出:“我赞成劲可鼓不可泄。但是要强调一点,我们需要的是鼓实劲,不是鼓虚劲……拿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2](P196)他认为“大跃进”式的高速度是以牺牲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代价的,不仅没有给经济建设带来真正的发展,反而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因此,他强调一定要注重经济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走出一条发展速度既快、经济效益又好的新路子。其二,强调一切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他说:“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都成为严重的问题。”[2](P163-164)所以,他强调坚持计划生育,合理利用资源。其三,强调运用高新科技推动经济发展。他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求“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1](P279),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他多次讲“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1](P183),强调“要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2](P129),并且“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1](P378)中国的发展方式既要立足国情、立足当前,又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高新科技为第一生产力,合理利用资源,用尽可能少的投入和较低的消耗求得最好的质量、最高的经济效益。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是防止产生两极分化的理论武器(一)马克思关于两极分化的观点两极分化与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本质的范畴,共同富裕还是两极分化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根本性质。马克思针对两极分化指出:“第一种人积累财富,而第二种人最后除了自己的皮以外没有可出卖的东西。”[6](P781-782)资本主义积累“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6](P708)。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两极分化现实可以得出结论:两极分化是体现社会本质的阶级范畴,它表明社会出现了一个阶级,他们人数不多却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作为统治生产者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无偿占有别人创造的剩余劳动;同时,广大劳动者失去生产资料,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从而产生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两极,一极是资本家阶级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因此,两极分化与阶级分化是联系在一起的,两极分化就是阶级分化。(二)共同富裕理论是正确处理收入差距扩大的理论依据正确认识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是正确处理分配矛盾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贫富差距增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认识收入差距的扩大?我国目前收入差距是否正常?应不应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为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正确认识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必须深入理解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客观认识适度拉开收入差距的必要性。首先,要看收入差距扩大的历史背景。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始于改革开放初期,这种扩大是反对平均主义的需要。邓小平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提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2](P152)这一思想的提出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文革”结束不久,国民经济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社会上“仇富”和“左”的思想根深蒂固,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受到极大摧残,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全国人民处于共同贫困之中。“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打破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平均主义枷锁,收入差距拉开对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具有重要作用。其次,要看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后果。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差距拉开、贫富差距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分配领域的矛盾,但这是促进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普遍改善必须付出的代价,没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就不会有农村改革的成功和人民的丰衣足食,没有收入差距的适度扩大就不会有城市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腾飞。实践证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适度拉开分配差距是打破平均主义、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措施,收入差距适度拉大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已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所证明。邓小平既主张适度拉开收入差距以不断刺激劳动效率,又反对分配差距过大以免造成两极分化,且提出先富应当帮助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在主张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认为应当将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合理的限度是什么,目前我国贫富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差距是否处于合理范围?思考这些问题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国际经验数据对比。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居民总体基尼系数小于0.2,这个指标在世界上几乎是最低的,收入分配呈高度平均状态。改革开放后我国基尼系数逐渐变化,1981年~1989年从0.288上升到0.349,1989年以后迅速持续上升,目前达0.53或0.54,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第二,我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库兹涅茨提出著名的“倒U假说”认为,分配差距的变化通常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先扩大、后缩小。阿鲁瓦利亚将60个国家区分为低收入国、中下收入国、中上收入国、市场经济工业国四大类,认为中下收入国家基尼系数最高。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20世纪90年代基尼系数最高的国家是塞拉利昂、巴西、危地马拉、南非和巴拉圭等,同一时期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则远低于这些国家,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美国1997年为0.408,英国1991年为0.361,法国1995年为0.327。大体印证了上述结论。基尼系数的变化规律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要求,也印证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客观真理性。我国正处于中下收入水平,基尼系数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还有升高的可能性。第三,我国的国情。我国是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有重人情、讲平均的传统,比较侧重于公平。同样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日本基尼系数低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基尼系数也低于经济水平大体相当的拉美国家。考虑东方文化的背景,我国不可能容纳高收入差距,必须将城乡总体基尼系数控制在0.5以内。(三)共同富裕理论是科学认识和处理两极分化的理论依据防止两极分化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收入差距已处于非正常范围之内,而且近年还在持续扩大,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我国正在进行深入的市场经济改革,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越来越起决定性的作用。市场机制本身具有经济分化的功能,极易引起社会分配矛盾加剧和两极分化,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都经历过两极分化的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尽管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制约,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市场机制在这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如果国家调控不好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防止两极分化必须反对任凭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收入差距的倾向,依靠市场机制实现基尼系数的下降不仅需要经历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而且往往要付出沉重的社会代价。19世纪欧洲广泛的罢工浪潮和近年来部分拉美国家的动乱都说明了这一点。拉美的事实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国家不采取有效措施,任凭两极分化存在,最终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危及社会经济发展。邓小平早就非常关注收入分配不公问题。1992年邓小平指出:“中国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也就是说,要考虑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问题。不同地区总会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太小不行,太大也不行。如果仅仅是少数人富有,那就会落到资本主义去了。要研究提出分配这个问题和它的意义。”[7](P1356-1357)1993年进一步强调,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7](P1364)。在邓小平的相关论述中,有关收入差距拉大问题的严重性、克服的艰巨性、解决的可能性、分配调节政策的合理性等都有涉及,这为我们解决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提供了指导。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四)邓小平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在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而分配方式直接决定着社会成员财富的多少,即社会成员的贫富状况。邓小平认为,除了制定政策时要注意避免两极分化以外,还必须从社会经济制度上予以保证,而且只有社会经济制度上的保障才是最根本的保障。邓小平把这一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改革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关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共同富裕的保障的思想。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邓小平首先看到了与贫富差距直接相连的分配制度,认为资本主义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的直接起因是分配制度、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就能避免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邓小平在1985年6月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1](P64)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由公有制决定的,邓小平沿着这条思路在1984年10月预言,“按照现在开放的办法,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几千美元的时候,我们也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1](P90-91),因为我们“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就是说归公有”[1](P91)。当他认识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性质对保证“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具有决定作用时断言:“在本世纪内最后的十六年,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1](P91)1985年以后,邓小平形成了系统的公有制主体地位是共同富裕保障的思想,并先后四次直接把“公有制”和“共同富裕”联系在一起。第一次是在1985年全国科技大会期间,邓小平说,“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1](P110);“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1](P111)。第二次是1985年8月28日会见外宾时说:“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1](P138)这里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虽然没直接说共同富裕,但是从共同富裕的反面来说的,只不过换了一个说法。他还说:“我们的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过去四年我们就是按照这个方向走的,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1](P139)显然,这既是对过去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预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既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要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第三次是1985年9月23日的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第四次是1985年10月23日,在会见外宾时邓小平说:“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1](P149)邓小平深知,如果动摇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共同富裕就成为泡影,“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1](P149)。显然,这句话是他对二者联系的最集中的表述。在1992年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时候,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概括进去,但把公有制主体地位导致的结果即“消除两极分化”概括进去了。因为只有以公有制为基础才能消除两极分化,也才能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供最根本的保障。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4]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邓小平文选(1975年-1982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陈文杰

  

  

篇三:心目中的共同富裕

  ?文革?结束不久国民经济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社会上?仇富?和?左?的思想根深蒂固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受到极大摧残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全国人民处于共同贫困之中?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打破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平均主义枷锁收入差距拉开对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具有重要作用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差距拉开贫富差距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分配领域的矛盾但这是促进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普遍改善必须付出的代价没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就不会有农村改革的成功和人民的丰衣足食没有收入差距的适度扩大就不会有城市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腾飞实践证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度拉开分配差距是打破平均主义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措施收入差距适度拉大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已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所证明邓小平既主张适度拉开收入差距以不断刺激劳动效率又反对分配差距过大以免造成两极分化且提出先富应当帮助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在主张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认为应26当将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合理的限度是什么目前我国贫富差距是否处于合理范围第一国际经验数据对比这个指标在世界上几乎是最低的收入分配呈高度平均状态改革开放后我国基尼系数逐渐变化1981288上升到3491989年以后迅速持续上升目前达54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第二我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假说?认为配差距的变化通常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先扩大后缩小60个国家区分为低收入国中下收入国中上收入国市场经济工业国四大类认为中下收入国家基尼系数最高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2090年代基尼系数最高的国家是塞拉利昂巴西危地马拉南非和巴拉圭等同一时期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则远低于这些国家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美国1997408英国1991基尼系数的变化规律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要求也印证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客观真理性我国正处于中下收入水平基尼系数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还有升高的可能第三我国的国情我国是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有重人讲平均的传统比较侧重于公平同样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日本基尼系数低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基尼系数也低于经济水平大体相当的拉美国家考虑东方文化的背景我国不可能容纳高收入差距必须将城乡总体基尼系数控制在三共同富裕理论是科学认识和处理两极分化的理论依据防止两极分化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内容且近年还在持续扩大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我国正在进行深入的市场经济改革市场机制在经济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及其践行价值

  作者:李炳炎杨善奇来源:《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第02期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根本原则,共同富裕要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其物质条件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其实现途径是先富带动后富。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强调以人为本是共同富裕的本质与核心,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协调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可持续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是防止产生两极分化的理论武器。[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科学发展观;两极分化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4)02-0020-09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尽管共同富裕思想源远流长,但随着空想社会主义被改造成为科学社会主义,人类共同富裕的理想才变为科学,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以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主题,多角度、多层次地论述了共同富裕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这个理论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富裕理论提高到了一个新境界。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主要内容(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和根本原则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特别强调共同富裕。他多次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就是要消灭贫穷,要使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起来;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的,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上述是邓小平讲话、谈话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题思想,这个主题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坚持走全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尽管20世纪的中国人对于富裕和贫穷有深刻的感性体验,但对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如何对待贫富问题长时间陷入理性的迷茫。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后,我们还按战争年代的那种朴素的思维模式,把国人排列到穷人和富人、好人和坏人的方阵中:穷人者,好人也;富人者,坏人也。于是,人人忌富、怕富,谈“富”色变。“一九五七年后,„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一哄而起搞人民公社化,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吃大锅饭,带来大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灾难。„文化大革命‟就更不用说了”[1](P115)。由此造成人民生活越来越贫困,发展到后来好像越穷越革命、越穷越社会主义,贫穷成了真理和正义的化身,富裕成了谬误和罪恶的渊薮。邓小平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历史反思和理论探索,在社会主义应该贫穷还是富裕这个根本性问题上进行了拨乱反正。邓小平深刻批判了“四人帮”主张的贫穷的假社会主义。他指出:“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2](P312)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3](P52-53);“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但这种富是人民共同富裕”[1](P265)。他强调,“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1](P142);“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P364);“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P373)在上述社会主义本质规定中,邓小平把社会主义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与根本目标、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与社会关系、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与最终目的统一起来,划清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根本界限就是社会主义坚持共同富裕,这是他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共同富裕的构想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两个首要的基本问题,因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科学界定,成为邓小平理论体系的主干。(二)共同富裕要求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的直接目的。剥削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的,也只有在社会生产力比较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被消灭。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尽管剥削制度早就被消灭了,但剥削阶级的思想影响还存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不能对奴役劳动者行为依法进行有力打击,对收入差距扩大适当加以限制和调整,新中国成立后早已绝迹的一些不好的现象就有可能死灰复燃,也可能出现两极分化。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强,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1](P111)怎样才能保证不走邪路?邓小平认为必须坚持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1](P149)他说:“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好起来,一部分地区先好起来,目的是更快地实现共同富裕。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政策是不使社会导致两极分化,就是说,不会导致富的越富,贫的越贫。坦率地说,我们不会容许产生新的资产阶级。”[1](P172)在他看来,中国现在还比较落后,如果走资本主义两极分化的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千万富翁甚至亿万富翁,但绝大多数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最基本的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民族矛盾、区域矛盾、阶级矛盾就会发展,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三)共同富裕的物质条件是大力发展生产力1.发展生产力是消除贫穷的前提,只有消除贫穷才能走向共同富裕。邓小平强调,发展生产力的目的首先是为了消灭贫穷。他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的成果,归根到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2](P128);“我们一定要根据现在的有利条件加速发展生产力,使人民的物质生活好一些”[2](P128)。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矛盾,但其中有一个矛盾居于主导地位,决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邓小平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的中心任务。”[2](P182)邓小平把“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和“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看成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两个方面,强调解决这一主要矛盾本来就应该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邓小平论证了发展生产力、消灭贫穷的原因。首先,从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看,“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二十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1](P116)其次,现实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建立在贫穷落后的基础上,而不是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过渡来的,贫穷的现实决定我们首先要消灭贫穷。邓小平说:“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在开始的一段很长时间内生产力水平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不可能完全消灭贫穷。所以,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逐步消灭贫穷,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1](P10)同时,我们现在搞的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因为“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1](P265)。另外,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叫共产主义[1](P137),而共产主义社会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需要生产力高度发达。他指出,从来就没有贫穷的共产主义,“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3](P52-53)。2.发展生产力能为走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邓小平强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也是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他指出,我们讲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到了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这就必然要求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物质财富极大丰富。这就意味着:第一,共产主义社会是典型的共同富裕的社会,是共同富裕的最完美、最典范的表现形式;第二,既然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就要尽可能地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为将来进入共产主义准备基础;第三,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加快共同富裕的步伐,首先实现社会主义阶段的目标;第四,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又是共同富裕的完美形态,是“没有人剥削人的制度,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1](P137)。根据以上分析,邓小平把发展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上升到社会主义原则的高度:“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1](P172),其中发展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共同富裕是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二者都是社会主义的原则。1992年南方谈话时,邓小平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加以概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成为社会主义的首要方面,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目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显然是共同富裕的基础。(四)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是先富带动后富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邓小平对怎样实现共同富裕讲得最多、最明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有条件发展快的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帮助和带动发展慢的地区和个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构想中最具创造性的思想,是对共同富裕的一种规律性认识。在这个构想中,先富是作为后富和共富的条件提出来的,一开始就被共富目标所规定。在先富、后富、共富链条上,部分先富是手段,共同富裕是目的,先富只有加上后富,最终才能达到共同富裕。早在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就把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允许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作为一个大政策提了出来。这个大政策以承认差别、克服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为切入点,以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前提条件,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他说:“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然而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过去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实际上是共同落后,共同贫穷,我们就是吃了这个亏。改革首先要打破平均主义,打破„大锅饭‟”[1](P155)。让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必然会产生巨大的示范力量,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比较快地富起来,这是一个“大政策”、“新办法”。这个大政策和新办法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状,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正确的战略决策。第一,共同富裕只有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才能逐步实现。我国人口多,底子薄,这决定了实现共同富裕必须经过一个较长的历史发展过程。第二,由于历史、地理、传统和文化等原因,我国现实生产力存在着多层次、非均衡的特点,物质基础、资金积累、生产条件、劳动资源都不一样。承认差别,允许和鼓励有条件的先发展,条件差的创造条件、逐步发展,才能缩小差别,最终消除差别。第三,在我国存在的多种经济成分中,由于生产关系不同,资本有机构成不同,经营水平和机遇不同,分配方式不同,人们的收入水平和富裕程度自然不会一样。第四,就劳动者个体而言,人们的智力、体力和技能不同,所处的环境、地区和就业部门、单位不同,再加上家庭人口不同,平均收入和实际富裕程度也不一样。总之,由于生产力发展状况及其所决定的收入分配方式等差别的存在,决定了共同富裕绝不可能是同时富裕、齐步走。因此,让一部分有条件的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便成了共同富裕的现实基础和逻辑起点。让部分人、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拉大了我国东西部的贫富差距,但终究是我国共同富裕实现过程的开始,是共同富裕的必经阶段,是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共同富裕的局部实现。部分先富说到底只能是手段、途径而非目的,不能总是停留在部分富裕阶段,让部分人富裕而另一部分人贫穷。所以,邓小平随后又及时提出了“两个大局”思想:“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使这个拥有两亿人口的广大地带较快地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1](P277-278)可见,“两个大局”是对一个大政策的深化和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道路上的一个具有战略性、步骤性的构建。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让一部分地区和个人先富起来,不是搞两极分化,不会产生两极分化,也不容许两极分化,这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中坚定不移的原则。邓小平对先富和两极分化的关系给予了斩钉截铁的回答:既要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又要防止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的路。他设想,到20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并初步提出了解决的方法:“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1](P374)“对先富裕起来的个人,也要有一些限制,例如,征收所得税。还有,提倡有的人富起来以后,自愿拿出钱来办教育、修路。”[1](P111)先富帮后富是先富起来的地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也是先富起来的个人的一种责任和义务。当然,国家必须在政策和法律上保护先富起来的地区和个人的合法利益,不允许随便向他们搞摊派、拉赞助,随便吃大户。当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后,收入分配有可能出现差距过大甚至是两极分化的问题。为此,邓小平强调一要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二要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按劳分配对于防止两极分化和收入差距过大起到巨大作用,“要把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要区分不同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4](P470)。在这方面我们的基本方针应该是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加快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城乡、区域、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与科学发展观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和执政理念的一个飞跃,与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突出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既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也体现了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最终要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一)以人为本是共同富裕的本质与核心邓小平强调共同富裕有一个最基本的立足点: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人民是社会主义的主人。第一,实现共同富裕为人民。邓小平一再指出:“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根本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1](P155);“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1](P255)。他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代表着人民的最大、最根本的利益,社会主义经济政策对不对,归根到底要看生产力是否发展、人民收入是否增加。这就是说,人民应成为社会财富的享有者,实现最大的权益。第二,人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决定性力量。邓小平反复讲,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充分发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要通过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改革开放的实质就是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他指出:“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1](P380)第三,一切遵从人民的意愿。邓小平说自己是“人民的儿子”,提出要把“三个有利于”作为判断改革是非成败的根本标准,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嘱一定要“聚精会神地做几件使人民满意、高兴的事情”[1](P312)。他说:“人民,是看实践。人民一看,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改革开放好,我们的事业就会万古长青。”[1](P381)由此可见,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体现的人民立场、人民利益、人民标准是其深刻蕴含着的本质与核心。我们党进一步强化这种本质与核心,提出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以人为本与此是完全相通、一脉相承的。共同富裕思想始终贯彻着人民是主体、人民是主人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和社会价值观,以人为本则是这一思想内涵顺理成章的引申和升华。人民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共产党人竭尽全力奋斗的最高理想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统一起来,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最大利益为最高准则。胡锦涛指出,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坚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把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始终信任和依靠人民群众,坚决贯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根本工作路线,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推进党和人民的事业;就要始终诚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坚持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根本准则。这就把邓小平的共同富裕思想进一步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即由党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实现共同富裕,上升到了党要领导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新理念。(二)全面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邓小平把发展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题,认为发展(首先是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是硬道理,强调发展是经济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他要求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认为两大文明都建设好了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他指出:“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2](P208)由此可见,邓小平所强调的共同富裕是全国人民的全面富裕,共同富裕要求的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这同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是一致的。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我们党对推进社会的全面发展认识日益提高,提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要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全面发展”,更加充分地体现了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更加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规律。它向我们指明,全面发展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人民的生活需要是多方面的,在物质生活已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就更迫切得到相应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当向富裕、民主、文明三大目标协调推进。因此,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要注重“三大文明”一起抓,推动社会全面进步。这样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现代化,全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协调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邓小平所讲的共同富裕,既强调“富裕”又强调“共同”,其实质是反对和防止两极分化,让全国人民都享受富裕美好的生活。但“共同”不是“同步”,更不是“平均主义”。共同富裕是一个理想的最终目标,其实现需要一个长时期的过程,具体途径是“先富带后富”和区域协调发展。协调发展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题中之义,科学发展观突出强调协调则是对这一重要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强化。从上述构想可以看出,拉开收入差距是为了最终消灭差距,支持一部分地区先富的目的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这就是协调发展的辩证法。尽管我国已经达到了总体小康水平,但城乡居民的收入差距、东西地区发展的差距逐渐拉大,在发展进程中的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比较突出。目前我国的发展进入了经济结构的剧烈变动期,它可能有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不好,社会出现贫富悬殊,社会矛盾加剧,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和社会的动荡。针对新的发展阶段的新情况、新问题,党中央提出了加大宏观调整力度、实现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在科学发展观中突出强调协调发展,明确提出了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和自然、对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五个统筹”的基本要求。党中央已经决定实施一系列战略举措:一是在党的十五大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党的十六大进一步决定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通过加快这些地区的发展实现全国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二是突出解决“三农问题”,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税费改革基础上,实行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一体化发展;三是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尽力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提高最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并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显然,在奔向共同富裕的发展进程中,统筹与协调的力度在加大,我国经济社会将在更高层次上稳步发展。(四)可持续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发展方式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中包含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一,强调按经济规律办事,实现发展速度与经济效益的统一。邓小平指出:“我赞成劲可鼓不可泄。但是要强调一点,我们需要的是鼓实劲,不是鼓虚劲……拿科学的语言来说,就是按客观规律办事。”[2](P196)他认为“大跃进”式的高速度是以牺牲效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代价的,不仅没有给经济建设带来真正的发展,反而造成了巨大的浪费和损失。因此,他强调一定要注重经济速度与经济效益的关系,走出一条发展速度既快、经济效益又好的新路子。其二,强调一切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他说:“要使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至少有两个重要特点是必须看到的:一个是底子薄……第二条是人口多,耕地少……人多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在生产还不够发展的条件下,吃饭、教育和就业都成为严重的问题。”[2](P163-164)所以,他强调坚持计划生育,合理利用资源。其三,强调运用高新科技推动经济发展。他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求“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1](P279),从根本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他多次讲“中国要发展,离开科学不行”[1](P183),强调“要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改造企业”,以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2](P129),并且“搞科技,越高越好,越新越好。”[1](P378)中国的发展方式既要立足国情、立足当前,又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高新科技为第一生产力,合理利用资源,用尽可能少的投入和较低的消耗求得最好的质量、最高的经济效益。这种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实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之路。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是防止产生两极分化的理论武器(一)马克思关于两极分化的观点两极分化与共同富裕是体现社会本质的范畴,共同富裕还是两极分化体现着一个社会的根本性质。马克思针对两极分化指出:“第一种人积累财富,而第二种人最后除了自己的皮以外没有可出卖的东西。”[6](P781-782)资本主义积累“这一规律制约着同资本积累相适应的贫困积累。因此,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6](P708)。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出现的两极分化现实可以得出结论:两极分化是体现社会本质的阶级范畴,它表明社会出现了一个阶级,他们人数不多却占有大量的生产资料,作为统治生产者和剥削生产者的手段,无偿占有别人创造的剩余劳动;同时,广大劳动者失去生产资料,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从而产生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两极,一极是资本家阶级财富的积累,另一极是无产阶级贫困的积累。因此,两极分化与阶级分化是联系在一起的,两极分化就是阶级分化。(二)共同富裕理论是正确处理收入差距扩大的理论依据正确认识我国收入差距的现状是正确处理分配矛盾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收入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社会贫富差距增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如何认识收入差距的扩大?我国目前收入差距是否正常?应不应将收入差距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为正确认识这些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理论依据。正确认识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必须深入理解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思想,客观认识适度拉开收入差距的必要性。首先,要看收入差距扩大的历史背景。我国收入差距的扩大始于改革开放初期,这种扩大是反对平均主义的需要。邓小平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就提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2](P152)这一思想的提出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文革”结束不久,国民经济出现徘徊不前的局面,社会上“仇富”和“左”的思想根深蒂固,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受到极大摧残,社会经济发展缓慢,全国人民处于共同贫困之中。“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打破了长期束缚人们思想的平均主义枷锁,收入差距拉开对调动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创造性具有重要作用。其次,要看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后果。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差距拉开、贫富差距扩大,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我国分配领域的矛盾,但这是促进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普遍改善必须付出的代价,没有“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就不会有农村改革的成功和人民的丰衣足食,没有收入差距的适度扩大就不会有城市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腾飞。实践证明,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适度拉开分配差距是打破平均主义、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措施,收入差距适度拉大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已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所证明。邓小平既主张适度拉开收入差距以不断刺激劳动效率,又反对分配差距过大以免造成两极分化,且提出先富应当帮助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在主张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同时,认为应当将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合理的限度是什么,目前我国贫富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差距是否处于合理范围?思考这些问题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第一,国际经验数据对比。改革开放前我国城乡居民总体基尼系数小于0.2,这个指标在世界上几乎是最低的,收入分配呈高度平均状态。改革开放后我国基尼系数逐渐变化,1981年~1989年从0.288上升到0.349,1989年以后迅速持续上升,目前达0.53或0.54,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第二,我国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库兹涅茨提出著名的“倒U假说”认为,分配差距的变化通常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先扩大、后缩小。阿鲁瓦利亚将60个国家区分为低收入国、中下收入国、中上收入国、市场经济工业国四大类,认为中下收入国家基尼系数最高。据国际劳工组织统计,20世纪90年代基尼系数最高的国家是塞拉利昂、巴西、危地马拉、南非和巴拉圭等,同一时期发达国家的基尼系数则远低于这些国家,世界银行的报告显示,美国1997年为0.408,英国1991年为0.361,法国1995年为0.327。大体印证了上述结论。基尼系数的变化规律反映了生产力发展的一般要求,也印证了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客观真理性。我国正处于中下收入水平,基尼系数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还有升高的可能性。第三,我国的国情。我国是历史悠久的东方大国,有重人情、讲平均的传统,比较侧重于公平。同样是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日本基尼系数低于美国等西方国家,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基尼系数也低于经济水平大体相当的拉美国家。考虑东方文化的背景,我国不可能容纳高收入差距,必须将城乡总体基尼系数控制在0.5以内。(三)共同富裕理论是科学认识和处理两极分化的理论依据防止两极分化是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重要内容。我国的收入差距已处于非正常范围之内,而且近年还在持续扩大,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我国正在进行深入的市场经济改革,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中越来越起决定性的作用。市场机制本身具有经济分化的功能,极易引起社会分配矛盾加剧和两极分化,西方市场经济国家都经历过两极分化的阶段。我国的市场经济尽管受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制约,但不可能完全消除市场机制在这方面的影响和作用,如果国家调控不好就有可能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防止两极分化必须反对任凭市场机制自发调节收入差距的倾向,依靠市场机制实现基尼系数的下降不仅需要经历漫长而痛苦的过程,而且往往要付出沉重的社会代价。19世纪欧洲广泛的罢工浪潮和近年来部分拉美国家的动乱都说明了这一点。拉美的事实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国家不采取有效措施,任凭两极分化存在,最终会造成社会秩序混乱,危及社会经济发展。邓小平早就非常关注收入分配不公问题。1992年邓小平指出:“中国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一定要考虑分配问题。也就是说,要考虑落后地区和发达地区的差距问题。不同地区总会有一定的差距。这种差距太小不行,太大也不行。如果仅仅是少数人富有,那就会落到资本主义去了。要研究提出分配这个问题和它的意义。”[7](P1356-1357)1993年进一步强调,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题目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自然出现。要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过去我们讲先发展起来。现在看,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不比不发展时少”[7](P1364)。在邓小平的相关论述中,有关收入差距拉大问题的严重性、克服的艰巨性、解决的可能性、分配调节政策的合理性等都有涉及,这为我们解决当前收入分配不公的问题提供了指导。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四)邓小平强调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在于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决定产品的分配方式,而分配方式直接决定着社会成员财富的多少,即社会成员的贫富状况。邓小平认为,除了制定政策时要注意避免两极分化以外,还必须从社会经济制度上予以保证,而且只有社会经济制度上的保障才是最根本的保障。邓小平把这一基本原理和当代中国改革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关于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共同富裕的保障的思想。邓小平的这一思想有一个逐渐深化的过程。邓小平首先看到了与贫富差距直接相连的分配制度,认为资本主义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的直接起因是分配制度、根本原因是社会制度,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就能避免贫富差距过大、两极分化。邓小平在1985年6月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就不会产生贫富过大的差距。再过二十年、三十年,我国生产力发展起来了,也不会两极分化。”[1](P64)按劳分配的原则是由公有制决定的,邓小平沿着这条思路在1984年10月预言,“按照现在开放的办法,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几千美元的时候,我们也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1](P90-91),因为我们“基本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归集体所有,就是说归公有”[1](P91)。当他认识到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性质对保证“不会产生新资产阶级”具有决定作用时断言:“在本世纪内最后的十六年,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1](P91)1985年以后,邓小平形成了系统的公有制主体地位是共同富裕保障的思想,并先后四次直接把“公有制”和“共同富裕”联系在一起。第一次是在1985年全国科技大会期间,邓小平说,“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1](P110);“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1](P111)。第二次是1985年8月28日会见外宾时说:“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1](P138)这里的社会主义的重要“方面”虽然没直接说共同富裕,但是从共同富裕的反面来说的,只不过换了一个说法。他还说:“我们的改革,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过去四年我们就是按照这个方向走的,这就是坚持社会主义。”[1](P139)显然,这既是对过去的肯定,也是对未来的预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我们既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又要注意不导致两极分化。第三次是1985年9月23日的全国代表大会上,邓小平指出,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为主体,一是共同富裕。第四次是1985年10月23日,在会见外宾时邓小平说:“我们在改革中坚持了两条,一条是公有制经济始终占主体地位,一条是发展经济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始终避免两极分化。”[1](P149)邓小平深知,如果动摇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共同富裕就成为泡影,“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1](P149)。显然,这句话是他对二者联系的最集中的表述。在1992年概括社会主义本质的时候,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概括进去,但把公有制主体地位导致的结果即“消除两极分化”概括进去了。因为只有以公有制为基础才能消除两极分化,也才能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提供最根本的保障。参考文献: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n.com.cn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4]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邓小平文选(1975年-1982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责任编辑:陈文杰

  

  

篇四:心目中的共同富裕

  【书摘】共同富裕何以实现?

  不断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可以说是考验中国道路成功与否的“本质性标准”,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标志性工程”。

  “共同富裕论”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中国的正义论”,这种正义论不是抽象的理论建构,而是对中国现实生活的提炼,是立足中国国情、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建构实质性的公平正义的过程。

  共同富裕绝不仅仅是指物质生活方面的“共富”,也包含社会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生态环境等各领域的“共富”。因此,共同富裕的实现也同时是人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满足。何谓美好生活?每个人所理解的、所追求的可能都不一样,但一定有共同点,而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安全等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没有这些元素的满足,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美好生活。

  没有共同富裕不可能有美好生活,也不可能有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共同富裕提供物质基础和社会前提,而且,人的全面发展不是少数人的全面发展,而是大多数人的全面发展,这与共同富裕的目标是一致的。

  共同富裕是关心中国社会的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在很多人的心目中,共同富裕代表着社会主义的最高原则,是

  社会主义的最高追求。中国道路一直强调共同富裕,也提出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共同富裕理论,即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起来的人和地区带动后富起来的人和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里面既有理想、有目标,那就是实现共同富裕;也有方法、有手段,那就是激发社会成员的活力、潜力、主动性、创造性,以先富带动共富。共同富裕理论因此不是只有崇高目标本身,也自带可以落地的路径和方法。

  只是今天人们看到的是,一部分人富裕了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了起来,而共富的理想并未照进现实,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没有呈现出来,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倒有扩大之趋势。

  有些人看到不如意的现实,就开始质疑共同富裕理论本身,认为这种理论把社会想得太美,本身就是不可能实现的,先富起来的人怎么可能会拿出一部分利益让别人也富?共同富裕论因此不过是在纸上画了一张诱人的饼,是注定吃不到的。有种极端的观念还认为,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并不是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的,而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这样的人是富不起来的。如果诚然如此,这无疑是对共同富裕最强有力的批判。

  因为现实社会的不尽如人意,就对未来失去信心,就认为中国社会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无疑是一种历史悲观论。拿今天的经验现实去评判理论本身是错误的,去否定已经取得的进步,无疑也是有问题的,是对理论本身的误解。

  改革开放之初,我们追求共同富裕,必须面对当时贫穷的国家现实,须立足中国贫穷、发展太慢、人民生活水平低的国情,不能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去奢谈看不见影的共富。改革开放的事实证明,以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富,释放了社会的活力和激情,创造了难以想象的经济奇迹。没有这套共同富裕理论的指引,中国不可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中国道路也不可能走到今天,我们甚至可能连思考如何共富话题的机会都没有。

  我们不能以一种事后诸葛亮的态度、以嘲笑的态度来对待已经大大改变社会进程的理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业,走好中国道路,全面深化改革,需要更加全面深入思考共富的问题。实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收入分配差距,平衡区域经济发展,精准扶贫等一系列政策,充分表明我们没有忘记“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而新的主要矛盾,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提出,也标志着对共富问题的聚焦。

  从历史和现实来看,共同富裕实际上有两个对手,一个是平均主义,一个是两极分化。

  共同富裕把先富作为手段,把共富作为目标,先富服务于共富,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避免了要求同步同时富裕、实际上却是同时贫困的局面,从而克服了平均主义导致共同贫困的问题。

  现在,共同富裕要直面第二个对手——两极分化。先富不一定会带来共富,如果不加防范、不加引导,先富者可能会永远富裕,而且越来越富裕,那些没有机会先富的社会成员可能将彻底失去富起来的机会。避免两极分化,实现共富,确实是个难题,比起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让大家共同富起来显然是更难的问题。

  改革需要明确的方向是,不是实现少数人的私利,而是让更多的人共享成果,这应该作为制定方针政策的依据。改革还要确保富起来的条件,即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坚决杜绝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富不起来,富起来的绝对不是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的现象。它要坚决抵制少数人财富的积累建立在对大多数人的掠夺的基础之上,它要创造机会让大多数人从后富中摆脱出来。

  走向共同富裕,不能走极端,也要避免采取激进的方式“杀富济贫”,如果操之过急,重提阶级斗争,重搞财富平均

  分配,势必引起社会动乱。我们也不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那些已经先富的人,认定他们一定是唯利是图的,一定是为了维持先富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的,一定是不会给别人共富的机会的,他们也是社会中的我们,也会有社会情怀,也会努力让社会变得更好,这也是推进共富的动力,而且是不可或缺的动力。

  面对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我们不能要求共同富裕立即实现,要坚持逐步地、循序渐进地实现。我们也不能形而上学地理解共同富裕,偏要去制定实现的标准、实现的日期、实现的步骤。只要我们不断采取政策、举措来推进,比如精准扶贫、乡村振兴战略等,只要我们确实是离共同富裕越来越近,只要中国社会越来越好,我们就应该相信它能够实现。(摘自《道路何以自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版,有删减。)

  

  

篇五:心目中的共同富裕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八届五中全会为破解这类问题指明了方向会议强调要实现十三时期的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共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作者:吕东升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中下旬刊》2017年第9期

  【摘要】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而要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三五”最紧迫的问题就是解决我国当前比较严重的贫富差距问题。论文根据十八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结合当前在共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更好地坚持共享发展做出了一些思考和探讨:优化财政体制,促进合理分配;发展中小企业,促进协调发展;重视第三次分配,弥补两次分配的不足,目的在于在坚持共享发展的理念下作出有效的制度安排。

  【Abstract】Realizingcommonprosperityisthenatureofsocialism,andtobuildawell-offsocietyin2020,themosturgentproblemof"13thFive-Year"istosolvetheseriousproblemofgapbetweenrichandpoorinChina.AccordingtotheconceptofadheringshareddevelopmentproposedintheFifthPlenarySessionofthe18thCPCCentralCommittee,combiningwiththeproblemexistingincurrentsharingdevelopment,thispapermadesomethinkinganddiscussiononhowtobetteradheretosharedevelopment:optimizingthefinancialsystemtopromotetherationaldistribution;developing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topromotethecoordinateddevelopment;payingattentiontothethirddistributiontomakeupthedeficiencyofthetwodistributions.Thepurposeistomakeeffectiveinstitutionalarrangementsundersharingdevelopmentphilosophy.

  【关键词【共享;优化;扶植;重视

  【Keywords】sharing;optimization;construction;attention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9-0091-02

  1引言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就是为了共同富裕。为了实现共同富裕,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然后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否则改革开放就是失败的。目前先富的基本格局已形成,而先富的带动战略和共富的发展战略尚处于探索时期,这种战略设计的滞后性也造成了我国目前较大的贫富差距问题。“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如何解决贫富差距问题也是“十三五”时期的重要抓手。十八届五中全会为破解这类问题指明了方向,会议强调,要实现“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增强发展动力,增进人民团结,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必须做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必须重在思考如何更好地保护弱势群体的正当利益、如何让先富带动后富、如何实现共同富裕[1]。

  2优化财政体制,促进合理分配

  财政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而进行的社会产品的分配,其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它的分配原则包括:兼顾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兼顾中央与地方两级利益,坚持“合理负担”。然而现实的状况却是不尽人意,究其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现有的财政收入结构不合理,造成了主观上的误区和客观上的不公。

  第一,中央财政适当下移,并重点倾向于不发达地区。除了在税收的地方分配上适当加大地方比重之外,还应考虑动态化、差异化的分配比例。例如改变“事权大、财权小”的局面,建立“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分税制财税体制;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确定出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三个等级,实行差异化分配政策,在分配比例上尽量向不发达地区倾斜。

  第二,优化财政收入结构,遏制地方政府部门乱收费现象。在财政收入中,非税收入比税收更为复杂,由于非税收入的收费项目明细不明确,滋生了事实上的不正当收费现象,使很多个人的正当利益得不到应有保护。

  3发展中小企业,促进协调发展

  从行业性质上看,中小企业大部分是面向大众化的行业。一方面,它们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需要的资金量也较小。因此,对于普通人群而言,中小企业不仅能做到“授人以鱼”,解决普通人群的就业问题,也能做到“授人以渔”,解决普通人群的创业问题。另一方面,相对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更容易接纳和容纳普通劳动人群,能更多地吸纳普通劳动人群,那么重视发展中小企业,也能较快地增加普通劳动人群的收入水平和收入比重,逐步缩小贫富差距。

  第一,以发展地方中小企业为本,为本地百姓创造谋业之道。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应同国家经济发展一样,坚持以自力更生为主,以争取为援为辅。但长期以来,很多地方政府为了尽快地发展地方经济,而走入了盲目招商引资的误区。这种盲目性,不仅导致了地方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的快速低价流失,而且造成了政府职能的严重错位,滋生出了一些不正当的招商引资行为,这些不正当行为一方面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信贷风险。盲目的招商引资严重地损害了公共利益,虽然它能解决一定程度的就业问题,但由于招商引资造成的经济发展的依赖性、脆弱性,这种就业也是不可持续的,它并不能给地方老百姓一个谋业之道。我们应该挖掘本地市场,把更多的精力、财力和物力投入到本地的市场开发上来。我们可以假想,如果我们把精力都投入到挖掘和开发本地市场上来,把资金、资源和优惠政策投入到与本地市场相联系的一批中小企业的发展上来,并坚持抓下去,这些企业又将是什么样的发展效果呢?只有这样的经济发展框架才是牢固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因此必须调整曾经本末倒置的发展思路,坚持以开发和发展本地中小企业为本,以招商引资为辅,扎实为地方百姓的创业和谋业创造有利环境。

  第二,扶植中小企业,促进利益均衡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优胜劣汰的机制,社会利润更多的是向大企业流动,而中小企业只能获得较小的利润。中小企业既没有和大企业共享社会公共资源的政策支持和保护,又受到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影响,所以造成了很多中小企业因发展后劲严重不足而不能持续发展。所以为了实现共同富裕,不仅要给予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共享社会公共资源的政策支持和保护,还要在社会利润的流动上,适当给予中小企业政策上的优惠,使中小企业能获取更多的社会利润。

  第三,类聚中小企业,增强集群效应。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限制,无法实现大型企业的规模效应。那么要提高中小企业的社会影响,必须站在行业类别的角度,类聚中小企业,通过同类企业的扎堆,以集群效应取代规模效应。我们从汉正街小商品批发市场、上海城隍庙的小商品市场、各种美食一条街等的人气指数不难看出,类聚中小企业可以带来人气,可以增加整体知名度。

  4重视第三次分配,弥补两次分配的不足

  基于道德力量通过个人自愿捐赠而进行的第三次分配,对于解决我国当前贫富分化的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多年来,劳动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而税收调节力度的有

  限性,都需要通过第三次收入分配来调节不断拉大的收入差距。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对第三次分配作用的忽视,使第三次分配的发展非常滞后。因此,我们应该积极思考各种办法,推进第三次分配的发展。

  第一,调动社会力量,推进第三次分配。目前我国的慈善事业还没有形成一定规模,而且风气也不是很浓厚。在老百姓的心目中,慈善事业距离他们好像很遥远,所以我们应该广泛宣传慈善文化,以多种新颖有效的形式吸引老百姓参与慈善事业。

  第二,制订监督管理法规,规范第三次分配。由于慈善机构所募集的捐款和捐物都是来社会各企业、个人,为了避免出现违法行为,政府必须对慈善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出台有效的法律法规政策。此外,我们每一个公民都应站在科学立法的角度,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完善性、有效性和可行性出谋划策,切实规范和落实第三次分配。

  财政体制、中小企业和第三次分配在“共享发展”的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只有不断优化财政体制、不断发展中小企业、规范和落实第三次分配,才能真正做到共享发展,有效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唐秀华,王海飞.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以来“共享发展”新理念研究述评[M].北京:科学社会主义,2017.

  

  

篇六:心目中的共同富裕

  行策关于共同富裕的作文

  只有汇入汪洋大海,滴水才能永不干涸;只有融入时代发展,青春才能无限精彩。共同富裕是千百年来人类的一道未解之题,从老子的“大同世界”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从柏拉图的“理想国”到莫尔的“乌托邦”……如何破解这道题?作为青年,要把青春奋斗融入共同富裕的时代“主旋律”,胸怀国家、民族、人民,踔厉奋发、求真务实,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淬炼成才、彰显担当。

  走好共富之路,当“胸怀国之大者”,做青春“追梦人”。李大钊同志说过:“青年要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资以乐其无涯之生。”共同富裕是人类的共同理想,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期盼。人民是“国之大者”,实现共同富裕亦是“国之大者”。青年要把共同富裕作为价值理念来追求,青年成长应该与国家发展、时代环境同向而行、同频共振。青年还要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实现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共同富裕看得见、莫得着、真实可感。“胸怀国之大者”,青年还当“胸中有数”,共同富裕不是整齐划一的富裕、不是一蹴而就的富裕,更不是杀富济贫的富裕,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走好共富之路,当“踔厉奋发”,做青春“负笈者”。“登山不以艰险而止,则必臻乎峻岭。”浙江整体富裕程度较高、发展均衡性较

  好、改革创新意识也较为浓烈,但同时也面临着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基础创新能力薄弱、资源约束、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的短板。发展的问题要在发展创新中解决,共富的短板要在改革奋斗中拉长。广大青年要站在攻坚克难最前列,要胸怀“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树立“功成必定有我”的志向,面对困难敢闯敢试,面对风险要敢作敢为,始终保持历经磨难百折不挠、饱经风霜坚韧不拔的毅力。共同富裕不是喊出来、等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未来是青年人的,也是奋斗者的,青年人要在共同富裕的路上披荆斩棘,在负笈前行的道路上淬炼成才。

  走好共富之路,当“潜下身子”,做青春“实干家”。人类社会每一次生产力的进步、社会的发展,背后都是科技创新产生的骤变。浙江推进高质量发展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以来,一直将科技创新作为示范区建设的聚焦点。青年把共同富裕作为实践来推进,就要学好本领,把事业建在推动科技创新上,让科技创新成为国之利器,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共同富裕是共建共富,需要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因此,青年人要善于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用踏踏实实的埋头苦干、兢兢业业的努力工作,练好“内功”,打好基础,用汗水浇筑乡村振兴、用脚步丈量基层一线,让青春在实干中绽放。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实现共同富裕是一场艰巨而长期的接力赛,需要青年人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

  一棒跑,需要积土成山、积水成渊、积厚成势。只有青年人眼中有光、心中有梦、肩上有担,共富的道路才会越来越清晰。

  

  

篇七:心目中的共同富裕

  4毛泽东同志这里所说的有把握是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共同富裕的必要前提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必然结果来阐述邓小平在社会主义运动的特殊时期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坚持和继承马列主义革命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总结了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提炼更加简洁明确地作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新概括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和发展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摘要:共同富裕理论如同一条红线,把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理论贯穿起来,一脉相承,最终得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一高度一致的结论,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共同富裕;社会主义;经典论述;本质属性;完整内涵邓小平同志早在1992年的南方讲话中,就曾高度概括过社会主义的本质,他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的“本质论”,将“实现共同富裕”明确界定为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的经济目标。今天的中国,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已经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变革,在给国家的发展进步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也必然带来这样那样的矛盾和问题,尤其是一些重大的、根本性的、群体性的矛盾日渐凸现,表明当代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一个矛盾多发的时期,普惠性的改革已经让位于利益分配的改革。其中,贫富差距问题和分配机制不合理的问题就显得尤其突出和尖锐。一、“共同富裕”是全人类共同的美好愿望

  创造和实现全人类的共同富裕,自古以来就是一切善良的人们的美好愿望,更是一切有识之士和进步力量不懈追求的目标。人们憧憬在这种“共同富裕”的社会环境里,所有的人都可以享受到人类改造自然后创造出来的共有的充盈和富足;人人享有机会上的平等和经济地位上的尊严,个人的存在需要、关系需要和发展需要均得到充分的满足,人与人之间少一些由于私欲和个人占有带来的尔虞我诈,多一些彼此关爱和温馨;人们不再需要为衣食温饱等较为低级的存在需要而奔劳,可以在充裕的物质基础的支持下为人的全面发展多作考虑。

  然而,在生产力水平极为低下的原始社会,多数人由于财富创造能力的不足而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生活,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只是遥不可及的美好梦想。

  当人类社会进入了生产力逐步发展提高的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及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社会制度主张的是私有制“至高无上”的天条和制约于社会体制的质的规定性,必然导致类似“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之类严重的社会两极分化现象。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描述:“资本家一极是财富的积累,无产阶级一极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这就是资本主义社会两极分化”。[1]

  由此可见,在社会主义社会之前的其他一切阶级社会形态的前提

  下,社会制度造就要么是“共同贫困”,要么是少数人占有社会绝大多数财富事实的社会的必然,因而“共同富裕”的美好愿望和追求是根本不可能在这些制度下实现的。这种“不可能性”首先缘于社会制度“质”的规定性;其次,是在此“质”的规定性指导下国家公共权力对收入分配干预意识和能力的制度的局限性。

  而源自英国人莫尔1516年构想的“经济空前繁荣、财产社会共享、人人参与劳动和按需分配”的乌托邦开创了人类社会追求共同富裕的“空想社会主义”时代。经过19世纪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不断补充和完善,空想社会主义使世界各国民众朦胧地看到了在一个美好的社会制度中实现世代所期望的“共同富裕”的希望曙光。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空想社会主义仅仅将这些美好的构想停留在寄希望于人们自觉地唤醒内心“理性”的基础上,凭空幻想建立一个理性和永恒正义的社会,因而,“共同富裕”的追求在空想社会主义这里必然只能成为永驻善良人们脑海中的一幅永远无法兑现的海市蜃楼。

  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属性科学社会主义经过理论和实践两次飞跃后,在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科学的剖析后,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存在的不可调和矛盾的关系中真正找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途经,将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上,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并进一步变成了现实和多国实践。同时,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共同富

  裕”的最终实现终于有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制度保障。尤其是在新的历史时期,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和

  实践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之一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指导思想,使千百年来绝大多数民众对“共同富裕”的美好憧憬和不懈追求变得越来越明朗和清晰了。

  (一)社会主义革命导师的早期的理论研究和认识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对社会主义的公正问题的认真研究,其形成的基本共识是:未来的社会要在经济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消灭一切不公正的社会现象,追求全人类的解放,实现人类社会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公正。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与基本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具有强大生命力和民众基础的根本原因。马克思在1857—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中指出:“在新的社会制度中,社会生产力发展将如此迅速,生产将以所有人的富裕为目的。”恩格斯预言未来社会“通过社会生产,不仅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2]这就是人们追求未来社会的根本目的和动力。列宁也对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分配和生活问题作出以下论述:“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的劳动者过上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3]

  (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们的研究与认识毛泽东在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之初的1955年,最早就使用了“共同富裕”的说法。他说:“我们还是一个农业国。在农业国的基础上,是谈不上什么强,也谈不上什么富的。但是,现在我们实行这么一种计划,是可以一年一年走向更富更强的。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也包括地主阶级。”他还强调指出:“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不是什么今天不晓得明天的事。”[4]毛泽东同志这里所说的“有把握”,是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作为共同富裕的必要前提,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必然结果来阐述的。邓小平在社会主义运动的特殊时期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坚持和继承马列主义革命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的基础上,总结了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提炼,更加简洁明确地作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新概括,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贡献和发展。邓小平深刻地指出:“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之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5]他还告诫人们:“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5]此外,邓小平还在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层次精辟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有关问题:“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

  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5]

  “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5]

  “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创造的财富,第一归国家,第二归人民,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5]

  “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5]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号召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题报告中指出了在分配制度改革问题上“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认识;在政府调节职能的问题上提出了“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认识。他还指出:“理顺分配关系,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而紧迫任务,目前分配领域存在突出的问题,一是国民收入过分向个人倾斜,国家所得太少;二是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产生新的分配不公;三是分配秩序混乱,甚至有些单位失去控制。”“要把调节个人收入分配,防止两极分化作为全局性的大事来抓。要区分不同情况,采

  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6]“三个代表”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彻底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本质追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共同富裕”的目标和任务:“我国现阶段要实现共同富裕,就必须全面促进人的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享用的理念”;胡锦涛总书记还提出了效率和公平的原则:“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问题上做到公平与效率兼顾,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同时还应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使中等收入者占到多数,创造机会公平,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大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品,缩小生存性消费和发展性消费的差距,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再次强调了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三)新的发展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共同富裕目标的新诠释和新实践

  温家宝同志在2011年指出:促进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维持社会和谐的首要任务便是要解决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所出现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因此,需要进一步强化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要“围绕坚持开放、深化改革,科学发展的思想,促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经济合理有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实现

  共同富裕”。[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指出,在“十二五”规划期间要着力解决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并且明确了社会主义建设及经济发展的方向从过去的规划所追求“国强”向当前计划规划的“民富”转变。“十二五”规划中“民富”的目标和任务,是现阶段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坚持科学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缩小贫富、区域差距的具体体现。

  “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包容性增长”的理念。“包容性增长”最早是亚行在2007年8月的一次研讨会上首次提出的概念。按照亚行的解释,“包容性增长”包括以下一些要素: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强调投资和贸易自由化,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等。

  中国共产党对这一理念的认同,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应该从“国富”转向“民富”的新执政理念,我们将着力促进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平衡,这样更加有利于推动中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实现共同富裕。“包容性增长”这个概念,与中国共产党近年来倡导的“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是一脉相承的,是将这两个理念和目标更加具体化的表述。

  在“包容性增长”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有理由期待公正的收入分

  配制度能尽快构建并化为现实。真正解决干多挣少、利益不均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近几年来,这样的议题不仅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共识,且已成为公共政策改革的重点。

  结合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的主要任务和目标,“包容性增长”是要加强社会建设,促进就业,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在社会各面缩小贫富差距带来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贯彻“包容性增长”理念的具体目标在于,各级政府要履行好责任,积极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创造条件提高劳动者的能力水平,让更多的群众收入提高。优先开发人力资源,实施充分就业的发展战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能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体系。“包容性增长”同时也是提高人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根本办法。“包容性增长”理念具有显著的民本主义发展旨向,体现出更加关注民权民生的新型发展理念,更能满足民众权利发展的制度公平诉求。创构社会的经济共荣、和谐共生和成果共享。

  三、对社会主义制度下“共同富裕”内涵的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既然科学社会主义立说之基和所有的马列主义导师和革命领袖们都将“共同富裕”认同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追求目标,并且为今天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者——中国

  共产党率领全国人民在为此努力奋斗,那么,我们就非常有必要科学而准确地界定“共同富裕”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本文认为,这个内涵和特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富裕”是首要前提和必要条件,也是一个“量”的标准社会主义之所以最终要代替资本主义,其主要理由是社会主义能够解脱资本主义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最终让新型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快速发展,使全社会的物质财富极大地充盈,人民生活无论是在“质”或是在“量”上都能比过去任何时代有极大的提高。这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性、优越性及与其他任何形态社会制度的区别性之所在。“富裕”是指人民已摆脱了温饱需求的初级状态,进入到更高层次的需求,人民生活水平无论是横向纵向比较均更为优越,生产力水平高度发达,社会总财富十分充裕,国家综合实力空前强盛的状态。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言的那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才是硬道理”,真正做到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极大地扩张社会财富的总量,这样,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才会有坚实的物质基础。(二)“共同”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对富裕的“质”的规定性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关系较封建社会的进步性而能在一段特殊的历史时期内快速发展,也会创造巨大的社会财富而实现富裕。然而,这种富裕是少数人剥削大多数人的劳动成果,聚敛社会财富的“少数人的富裕”。因其将市场机制作为绝对的主导机制而必然

  导致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的“两极分化”现象不可避免,且还会不断延伸,其结果必然导致绝大多数人相比较而言的相对贫困和极大的社会不满情绪。当两极分化和社会不满由量变积累到一定的社会承受”临界点”时,必然会引发质变,人民会以“革命性”的手段终结这种由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带来的收入分配的不合理的状态,以寻求新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方式最终促成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

  (三)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过程是一个“自觉”的过程

  列宁说过:“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的劳动者过上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5]

  毛泽东同志也讲过:“这种共同富裕,是有把握的……”[4]这种“有把握”的承担主体及我们前面谈到的“兼顾公平”的调控主体必然地和唯一地须由社会主义的国家政府来担当。当社会财富的拥有差距和收入差距加大到危及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甚至危及到社会的稳定之时,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就理所应当地站出来运用一切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手段来加以协调和控制。

  事实上,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应该是一个“强政府”,社会主义的一切国家机器都应在促成“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作用上发挥各

  自的机能,一切调控都是应有前瞻性、方向性、计划性和目的性的事前调控。否则,就谈不上社会主义在政治制度上的质的差异及优越性的所在,更无法实现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目标——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四)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是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首先要明确的是,共同富裕并不等于社会财富绝对的平均,而且它也有其阶段的、地区的、行为主体的发展的局部不平衡性。现代经济理论和社会理论的研究表明,“公平与效率”永远是处在一种相悖的自然状态。一个社会寄希望于财富占有均等、收入水平相当,那么这个社会就将失去创造财富、提升社会生产力的动力源泉。“对个人财富的不懈追求是商品社会得以繁荣发展永恒的动力”这一社会经济规律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然而,市场机制自身无法克服的这一局限将永无止境地拉大利益主体之间收入及财富的差距,阻碍社会公平的实现。财富积累的自然化差距将可能从量变引发质变,导致社会革命的爆发来寻求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方式。因此,“效率和公平”这两个目标就必须由两个以上的操控主体和方法来进行分别的操控,以实现其相对稳定的均衡态势,促成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今天我们倡导用“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来左右微观效率,并将其置于优先地位;用“看得见的手”——政府的宏观调控来兼顾社会公平。而社会生产力不均衡性,区域资源分布、社会文化的

  发育程度等等各方面客观存在历史、自然、人文的差异性,因此,各经济利益主体的财富拥有和收入水平必然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或不同类型行业之间是存在量上的差异的。也就是说,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同等富裕。由此可见,邓小平关于“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

  (五)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是一个由执政党主导的缩小贫富差距的过程

  邓小平对于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已经指出:尤其对于我国而言,根本任务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目标是要达到共同富裕。然而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不会自动实现。世界历史证明了实现国家在经济上的共同富裕,必须首先达到社会进步,社会和谐。因此,通过市场经济之路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达到共同富裕是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任务和目标。而社会主义制度则不同,其在立说之初和实践之时,始终将社会生产力发展带来的富裕置于全体社会成员均能享有的“共同”的平台之上,即追求一种“大同”目标,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富裕在短时期内,局部区域内出现的暂时不平衡性的矛盾也是“良性”的和在制度范围内可以自觉调控、最终解决的,这一特点是由社会制度本身的属性所决定的。因此,要实现社会主义社会的富裕,首先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四、结语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实质,是社会经济利益的各个主体以及他们所归属的国家如何分享生产力发展的成果的问题。它既体现了人们对新增财富的贡献情况和获取权力,也充分体现了主权国家和执政党在分享新增社会财富问题上的态度和追求。作为以“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先进文化的代表和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倡导的“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的中国共产党及其以追求“和谐社会”与“包容性增长”的国家政府而言,在这一重大问题上应该、必须、也能够有所作为,最终带领全中国人民奔向马列主义导师和革命领袖们都孜孜以求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参考文献][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2]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列宁.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5]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江泽民.江泽民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专题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全国政治协商会议十一届四次会议全国两会工作报告[r].2011-3-4.

  

  

篇八:心目中的共同富裕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心得体会

  实现共同富裕,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做大“蛋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与基础,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效率效益;分好“蛋糕”,是共同富裕的关键与抓手,需要着力从制度安排上促进公平正义。

  收入分配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全局,是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最重要最直接的方式。日前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指出,要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建立科学的公共政策体系,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

  财政具有资源配置、宏观调控、收入分配等职能,在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社会财富合理分配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实现共同富裕的伟大进程中,财政部门要着力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财税调节收入分配政策体系,使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切实得到提高,使再分配的各项调控手段对收入差距的调节更加有力有效,使三次分配在促进分配公平中发挥更大作用,推动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

  推动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需优化税制结构,强化税收调节。完善以所得税和财产税为主体的直接税体系并逐步提高比重。进一步完善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专项附加扣除项目。充分发挥税收对慈善捐赠的激励作用,支持第三次分配发挥作用。

  推动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需优化支出结构,筑牢民生安全网。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完善养老和医疗保障体系、兜底救助体系、住房供应和保障体系。同时,把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在经济发展和财力可持续的基础之上,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绝不能脱离实际、超越发展阶段,掉进西方再分配制度的“高福利陷阱”。

  推动形成人人享有的合理分配格局,需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促进财力分配均衡。

  进一步厘清各项转移支付的功能定位,合理安排共同财政事权转移支付规模,加强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资金保障。逐步加大转移支付资金分配中常住人口因素权重,推进基本公共服务财政资源“跟人走、可携带”。

  需要强调的是,收入分配调节不是“劫富济贫”,更不是牺牲效率的“均贫富”,充分发挥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职能作用旨在建立社会财富合理分配的公平环境,让全体人民在社会全面进步、人民幸福安康的高质量发展中共享发展成果。

  思想家罗纳德·德沃金说过:“财富的公平分配是人类社会至高无上之美德。”相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亿万中华儿女都可以分享这美味的“蛋糕”,感受到“美德”的力量。

  

  

篇九:心目中的共同富裕

  当我们的工人师傅们在滚烫的冶钢炉旁为每日三餐挥汗如雨的时候他们怎能理解那些无所事事的老板与股东们凭什么坐在空调前悠闲地喝着咖啡呢

  )中国如何实现共同富裕?(上)

  自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国策以来,我们的身边倏然冒出许多令普通老百姓望洋兴叹的新贵来,他们往往开着名车,住着豪宅。他们一桌华筵的花消足够一个农民家庭一年的吃食;他们泡一晚歌厅的用度可以让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读上一年甚至几年的书。80年代改革开始时邓小平就说过:我们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人富起来,先富的地区带动其它地区等等,这算是给国人先打个招呼.可是当这样的事真正来到我们的眼前,我们不少人还是禁不住眼花。

  是啊,贫富差距如此之大,这是不是超出了社会主义的政治限度?中国的富人与西方的富人难道有什么不同吗?当我们的工人师傅们在滚烫的冶钢炉旁为每日三餐挥汗如雨的时候,他们怎能理解那些无所事事的老板与股东们凭什么坐在空调前悠闲地喝着咖啡呢?难道靠这些人带领大家去实现共同富裕吗?他们会不会呢?对这些问题,中国的老百姓恐怕一时很难找到答案。

  社会主义能够承受多大的限度我们暂时仍无法知道。中国的富人与西方的富人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有一点可以相信,我们不可能指望富人们来解救我们贫困的命运,马克思曾经说过:解救我们的无产阶级的只能是我们自己。在今后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我们必须坚持以下的几个原则。

  机会均等原则。在中国,无论是社会上层还是普通老百姓都知道一个事情:是有一些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过上富裕的生活,但大多数的富人还是靠特殊的关系和背景来实现上述目标的。这就是说,在中国,创业的机会是极不公平极不均等的。其程度可能犹甚于一个市场机制较好的资本主义国家。我们现在的很多经济学家最津津乐道的总是什么“按市场机制的原则”办事,少有人说“按社会主义的原则”办事。先富起来的人已经富起来了,那没什么。下一步要想实现大多数人的富裕,必须得建立社会主义的机会均等机制,否则我们以后的路还将是少数人更富裕,多数人更穷。

  一、融资机会必须均等。以前的贫富差距主要形成在这方面。中国的金融界好象完全在模仿资本主义的风格----只支持有实力和势力的人发展,而对小老百姓的前途并不怎么感兴趣。真想实现共同富裕,我们的国家有必要在现有的金融机制中添加一点社会主义内容,这应该体现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所存在的价值。

  二、受教育机会必须均等。人民能不能从经济上翻身,归根结底就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国家现在办教育的方式是欠妥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决不能完全依照市场机制运作,要不然,光是富人的孩子读得起书,那老百姓的孩子怎么办?穷人的孩子怎么办?他们就不配接受高等的教育么?就该世世代代安于做低极工的命运么?我们的国家不能漠视这个问题,必须要无条件地保障孩子们接受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连清朝政府都知道保送平民子弟出国留学,我们的社会主义中国就办不到吗?更何况中国现在的西部大开发,是多么需要人才啊!

  三、政治机会应该均等。我们现在好象把那些会挣大钱的人当作人民的精品,让他们当村长,当委员,当代表。这是不行的。长此下去,谁来为老百姓说话?中国应该积极发展

  平民中的先进分子入党,这样不仅能确保人民政权不会变色,也能保证人民的利益能够公正的实现。

  

  

篇十:心目中的共同富裕

  书中的文章都不长,大多数介绍设计作品的书或文字,都采取直线式的介绍方式。某位设计师一步步走下来,然后有了最后的设计作品。但凡写过简短的作品介绍的人都清楚,这种介绍方式,看似是条理清晰,符合逻辑的,当然这也是由于各种(潜在)甲方的限制,却不一定能反映出设计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过程中的随机性。

  《共同富裕》一书讲述了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我国启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新征程。实现共同富裕既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目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很突出,必须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促共同富裕。其中关于就业、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宏观规划,关乎共同富裕的目标,也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本书由知名经济学家执笔,阐述了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重任务、实现路径和战略举措,帮助读者全面准确理解共同富裕,明晰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把握新发展机遇。

  

篇十一:心目中的共同富裕

 走向共同富裕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共同富裕是中国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要求。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与国家越来越重视共同富裕的实现,切切实实地提高民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共同富裕要求改善与发展民生,提高百姓收入。党带领党员干部走在第一线,修路,架桥,改善教育,发展当地特色经济,让中西部落后地区的民众一步步走上致富的康庄大道。在其中涌现了大批优秀的党员干部,例如张桂梅,黄文秀以及许许多多无私奉献的人们。终于我们迎来了脱贫攻坚战的胜利,我们步入了全面小康社会。

  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富裕,更是精神上的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实现中国梦,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均衡发展,相互促进的结果。”在物质文明发展的今天,人民大众对精神文明的需要也不断提高。随之出现的公共图书馆,公开自习室以及一些戏剧下乡活动,既符合了大众的审美,也给他们带来了精神上的愉悦。

  共同富裕还需要我们不断努力。虽然我们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生活中存在的贫富差距问题。我们需要走出一条共同富裕的中国化现代化的道路,必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走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实现社会生产力更大发展,提高要素生产率,增强经济增长的潜力与国际竞争能力,不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走向共同富裕,我们在路上。为中国人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我们领导现代化的出发点与落脚点。我们都撸起袖子加油干,以奋斗促富裕,让共同富裕的美好图景展现在神州大地。

  

  

推荐访问:心目中的共同富裕 心目中 共同富裕

声明: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Copyright©2012-2024 百纳范文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鲁ICP备12014506号-1